8月12日,梁平區金帶街道千河村,驕陽照耀下的水稻泛着金黃,一顆顆飽滿的谷粒壓彎了稻穗的腰。
40℃高溫下,在“轟隆隆”的機器轟鳴聲中,兩台聯合收割機同時下田,拉開了超級稻“品香優美珍”首次在渝現場測産驗收的序幕。
經過簡單分工,來自湖南農業大學、安徽省農技推廣總站和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市種子站、市農技推廣總站、市農科院、市渝東南農科院的專家分成3組,頭頂草帽,脖挂毛巾,跟着“鐵牛”下了田。
隨着收割機在田間來回作業,不一會兒測産田塊就只剩下一片整齊的稻茬。這邊工作人員忙着用編織袋盛裝稻穀,那邊專家就拿着卷尺開始測量田塊大小。
“23.5米!”“23米!”“28米!”聽着市農科院水稻專家李賢勇的報數,市農技推廣總站糧油科的方立魁拿筆飛快地記錄,不時用毛巾抹去臉頰上滑落的汗水。待測量完成後,大家的衣服已汗濕一大片。
專家們又趕往附近開闊的院壩,準備給稻穀稱重。“這裡水源充足,水稻幾乎沒受高溫乾旱影響。”“植株全都歪起,不是完全直立的,説明谷穗重,這品種就是最好的!”專家們一邊討論,一邊快步走向院壩。
在院壩,工作人員先是推&&秤迅速稱重,然後又舀出部分稻穀倒在院壩上攤曬水分。“兩下對比,測出稻穀含水量,最終就能得出幹穀子的重量。”李賢勇對重慶日報記者解釋説。
現場收割、稱重、測定水分,3個小組很快測算完成各自田塊的數據。最終專家組組長、湖南農業大學教授鄒應斌宣布結果:“根據農業農村部超級稻測産驗收辦法,隨機抽取有代表性的3塊田,現場嚴格實割測産,平均畝産達856.41公斤!”
因已遠遠超過780公斤畝産的預期目標,鄒教授話音剛落,現場就響起掌聲一片。
“這個品種真的不錯,高産、抗逆、口感好,這是我種的第二年,親朋好友嘗了都&&滿意,今年還打招呼讓我給他們留點!”聽到專業的測産數據,示範片業主周良明特別興奮,説還要繼續種植推廣。
市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品香優美珍”由四川省農科院、廣東省農科院聯合四川鑫源種業有限公司選育,是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推廣的超級稻品種,米質可達到部頒一級標準。此次測産結果十分理想,未來將大力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