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2日晚,市民自發來到高速路下道口,迎接英雄回家。江津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賀奎 攝

8月12日晚,江津區殯儀館,市民敬獻鮮花。首席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
8月12日傍晚,夕陽西下,巴渝大地仍熱浪蒸騰。
在成渝環線高速江津下道口,漸漸匯集起自發到來的市民。他們手持白花,綿延數百米,準備迎接見義勇為英雄蔣正全“回家”。
“我們接您回家”
晚上9點過,在近千名群眾的目光中,一輛挂着陜西牌照的黑色靈車,緩緩駛出收費站。
“英雄回家了!”自發前來迎接蔣正全的人群,情不自禁地喊出聲來,其中有人不斷地拭淚。
蔣正全的兒子手捧父親遺像,和蔣正全的父母、妹妹,陸續登上挂有“英雄蔣正全,我們接您回家”的殯儀專用車,駛向江津區殯儀館。
“好男兒魂歸故里,真英雄浩氣長存”“沉痛悼念救人英雄蔣正全!向英雄致敬!”“江津人民迎接英雄回家”……一條條黑底白字的橫幅後,群眾手持白花,表達對英雄的敬意和哀思。
8月8日,蔣正全和工友在西安勇救5名落水村民。蔣正全完成生命托舉、卻犧牲了自己的事跡傳回家鄉,感動了不少市民。在重慶,不少群眾打聽到蔣正全將於8月12日“回家”後,自發前來迎接。
林小奇和7歲的兒子站在迎接英雄的人群中,手持白花,手臂上戴着黑紗,特別醒目。“江津英雄輩出。我專門帶着兒子來,就是希望他能像蔣英雄那樣有男子漢的氣概和擔當!”林小奇撫摸着兒子的頭説。
“長相沒變,性格也沒變”
晚上10點過,江津區殯儀館,哀樂低回。“蔣正全同志骨灰安放儀式”在這裡舉行。
靈堂正中,白色和黃色的鮮花簇擁着蔣正全的遺像;遺像兩旁白底黑字的輓聯,嵌着蔣正全的名字:“舍生取義浩氣長存,守正救全英靈不朽”。
骨灰安放儀式的最後一個環節,是向英雄敬獻鮮花。參加儀式的人們,緩緩而行,向英雄鞠躬,向英雄獻花。鮮花從骨灰盒兩旁,一直擺放至骨灰盒上,寄託着哀思。
“那天同學群裏説蔣正全在西安為救人犧牲了,我特別震驚!”蔣正全的初中同學徐軍,回憶起幾天前剛剛得知老同學犧牲消息時的場景,眼淚忍不住又流了出來。
抖音上蔣正全救人的視頻,徐軍反復看了十多遍。“別人救人,可能會在水邊停留猶豫一下,再往下跳。我這‘傻’同學還是老樣子:聽到呼救,衝到水邊‘撲通’一聲就跳,一點都沒停頓!”
望著靈堂正中的遺像,徐軍不斷地念叨着:“他真是長相沒變,性格也沒變!”
“實心眼的好人”
晚上快11點了,仍有敬獻鮮花的市民陸續走進靈堂。
蔡家林是蔣正全鄰居。為了來看蔣正全最後一眼,他冒着高溫從50多公里外的江津區朱楊鎮板橋村老家趕過來。
“每當想起‘蔣蠻子’不在了,我心裏就難過!”蔡家林的聲音低緩、沉痛,“這麼實在的好人,怎麼就走了?”
“蔣蠻子”是蔣正全的小名,在當地方言中&&力氣大的健康男娃。
蔣正全所在的第五村民小組緊臨臨江河,每年洪水季節,都需要有人守橋,避免因漂浮物堵塞造成橋梁被毀。在蔡家林的印象中,這座橋就被衝垮過兩回。垮塌後,村民要繞行近一小時的路才能到河對面去種莊稼。
去年6月臨江河河水暴漲。為了確保過河橋萬無一失,作為村民小組組長的蔡家林逐家徵集志願者清漂守橋。
“那天是早上5點過,天還沒亮透。聽説是去守橋,‘蔣蠻子’二話不説就出來了。”
從早上6點過到晚上8點險情解除,“蔣蠻子”衣服濕透了,但他沒有抱怨。“他話不多,是‘實心眼好人’,沒想到這麼年輕就走了,真讓人痛心!”蔡家林回憶往事,眼裏泛起淚光。
夜裏快12點,來迎接蔣正全的人群才逐漸散去。
此時,夜空中皎月高懸,銀輝清亮。
蔡家林是蔣正全鄰居。為了來看蔣正全最後一眼,他冒着高溫從50多公里外的江津區朱楊鎮板橋村老家趕過來。
“每當想起‘蔣蠻子’不在了,我心裏就難過!”蔡家林的聲音低緩、沉痛,“這麼實在的好人,怎麼就走了?”
“蔣蠻子”是蔣正全的小名,在當地方言中&&力氣大的健康男娃。
蔣正全所在的第五村民小組緊臨臨江河,每年洪水季節,都需要有人守橋,避免因漂浮物堵塞造成橋梁被毀。在蔡家林的印象中,這座橋就被衝垮過兩回。垮塌後,村民要繞行近一小時的路才能到河對面去種莊稼。
去年6月臨江河河水暴漲。為了確保過河橋萬無一失,作為村民小組組長的蔡家林逐家徵集志願者清漂守橋。
“那天是早上5點過,天還沒亮透。聽説是去守橋,‘蔣蠻子’二話不説就出來了。”
從早上6點過到晚上8點險情解除,“蔣蠻子”衣服濕透了,但他沒有抱怨。“他話不多,是‘實心眼好人’,沒想到這麼年輕就走了,真讓人痛心!”蔡家林回憶往事,眼裏泛起淚光。
夜裏快12點,來迎接蔣正全的人群才逐漸散去。
此時,夜空中皎月高懸,銀輝清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