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各方綜合施策 這家瀕臨停産的企業起死回生

  原標題:市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瀕臨停産,各方綜合施策——

  忠味堂起死回生 

  “5620元!”4月初,成天瓊領到3月的工資欣喜不已,“1月份3500元、2月份5200元,一個月比一個月多。”

  不只是工資在漲,成天瓊所在的重慶忠味堂有機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忠味堂”)經營也柳暗花明,第一季度實現産值470萬元,同比增長290%。

  “忠味堂終于挺過來了。”4月9日,忠縣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告訴重慶日報記者,忠味堂是市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主要生産各種粉絲、苕皮,不僅帶動了産業發展,還提供了就業崗位,促進了農民增收。

  “就是這樣一個企業,卻在兩年前,經營開始下滑,瀕臨停産。”該負責人説,去年下半年以來,各方綜合施策,最終引導忠味堂走出了困境,“現在訂單來了、機器轉起來了、工人也上崗了。”

  忠味堂位于忠縣石黃鎮金星社區,當地村民有栽種甘薯的習慣。可過去的甘薯,淀粉含量低,每10斤甘薯才出1斤淀粉。

  2016年,石黃鎮招商引入忠味堂,帶動村民栽種忠薯一號新品種,同時新建粉絲、苕皮、方便粉絲加工廠。忠薯一號,每4斤就能出1斤淀粉,加工的粉絲純度高、無雜質,不加添加劑,很受市場歡迎,被評為第二十二屆中國農産品加工業投資貿易洽談會優質農産品,還出口新西蘭等地。

  “不僅幫助30多名青壯年實現了家門口就業,還帶動全鎮1500多戶村民栽種甘薯3000多畝。”石黃鎮黨委書記吳飛介紹,忠味堂最紅火時,全鎮村民3個月就可憑甘薯增收300萬余元。

  但2019年底,忠味堂經營開始出現下滑,企業流轉資金短缺,訂單流失嚴重,2020年呈現半停産狀態,有訂單就生産,沒訂單就歇業。全鎮甘薯種植面積一下縮減到700畝,群眾生産積極性嚴重受挫。

  “就這麼垮了,不甘心!”吳飛坦言,一個偏遠小鎮,難得培育起一個帶動性強的農産品加工企業。企業經營困難,不能簡單地認為是受疫情影響,也不能只看到資金短缺的表像,必須靜下心來研究企業存在的問題,“如果這個産業有前景、有市場,我們就應該千方百計把它盤活做強。”

  流動資金不足、管理模式單一、市場開拓不夠、産品研發不足……一場場把脈問診會,在企業車間、田間地頭、主管部門、市場客戶間陸續展開。

  找到了症結,一場合力盤活企業的行動隨即展開。

  首先,企業主動出擊,尋找合作夥伴。去年下半年,忠味堂與重慶友誼畜産品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協議。友誼畜産品投入近1500萬元,償還忠味堂之前的銀行債務,兌現工人工資和社保,支付土地流轉費,同時改擴建廠房,並引進職業經理人付現余擔任廠長,對企業進行規范化管理。

  另一方面,當地政府和職能部門也積極幫助忠味堂走出困境。石黃鎮組建服務專班,為企業擴容增産“一路亮綠”:籌資50萬元,改建忠味堂的進廠路;再次動員群眾種植甘薯,並制定相關産業發展激勵措施,保障原料供應;向相關部門爭取300萬元産業發展補助資金,支援企業發展。

  去年底,忠味堂恢復正常生産,30多名準備外出打工的工人全部回到車間,還新招聘15名生産線職工。截至目前,石黃鎮甘薯種植面積已恢復至2000余畝,忠味堂已拿到500萬余元訂單。

  “既要招商引入新項目,更要關心幫助落地生産的項目。”忠縣農業農村委負責人稱,農産品加工企業既關係著群眾就業,又牽動著農戶增收,甚至還影響著地方農業産業的興衰。下一步,忠縣要對每個農産品加工企業把脈問診,一企一策有針對性地排憂解難。(記者 彭瑜 實習生 蘇東梅)

編輯: 葛琦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565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