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11月26日電(李海嵐)11月26日,重慶召開2021年全市今冬明春自然災害防治工作新聞發布會。會上獲悉,預計今年冬季重慶氣溫總體較常年同期偏低,明年春季大部地區氣溫偏高、降水偏多,氣象乾旱不明顯。
今冬重慶氣溫總體較常年同期偏低
重慶市氣候中心總工程師唐紅玉介紹,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赤道中東太平洋發生了一次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預計今年冬季又會出現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將形成一次“雙拉尼娜事件”。綜合分析拉尼娜及北極海冰、東亞冬季風和中高緯度大氣環流異常等因素的影響,預計今年冬季重慶氣溫總體較常年同期偏低,影響本地冷空氣活動頻繁。
前冬(2021年12月)預測西南部和東南部氣溫比常年偏低,其他地方比常年略偏高;隆冬(2022年1月)和後冬(2022年2月)冷空氣活動將明顯偏強,大部地區氣溫明顯偏低。其中主要低溫時段為,12月中旬後期和下旬後期、1月下旬和2月上中旬,其中1月下旬至2月上中旬海拔800米以上地區可能出現階段性低溫雨雪冰凍天氣。
今冬重慶主要河流出現較明顯洪水的可能性較小
重慶市水利局副局長任麗娟介紹,根據歷史水文資料和當前大氣環流形勢分析,初步預計冬季(2021年12月—2022年2月)重慶市總體降水較常年總體偏少,主要河流出現較明顯洪水的可能性較小。春季(2022年3月—2022年5月)重慶市總體降水較常年略偏多,主要江河來水較常年同期總體平穩。
“儘管今冬明春全市無明顯旱情,但重慶市水利局仍然採取多項措施,做好今冬明春旱災防禦工作。”任麗娟&&。
在攔蓄來水方面,截至10月31日,重慶市水利工程蓄水29.71億m3,比去年同期增加0.23億m3;工程可供水量為21.9億m3,比去年同期增加1.9億m3。在提升冬春農村供水能力方面,已分解下達第二批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9865萬元和2021年第三批水利救災資金2300萬元到相關區縣,重點用於農村供水工程項目以及興建修復抗旱水源、添置提運水設備等,解決季節性缺水及水質水量不穩定問題。
任麗娟&&,進入今冬明春的非汛期後,水利部門將抓住建設有利時機,及時查漏補缺,加快推進堤防、水閘、水文監測設備等水毀設施修復,按計劃做好中小河流、山洪溝治理,確保防治項目保質保量按期完成,為明年防汛工作奠定紮實基礎。
重慶“技防”設施已建成森林草原火險監測站21座
重慶市林業局二級巡視員熊忠武介紹,為全面做好明年春季森林草原防火基礎保障工作,將利用今冬明春防火期間隙,加大防火基礎設施建設與維護改造力度。
在森林火災高風險區綜合治理項目建設方面,對已完成國家投資建設任務的江津、綦江、北碚、合川、開州、雲陽和萬盛經開區6個項目進行竣工驗收,確保明年春防全面投入使用;加快推進南川、豐都、巫溪、巫山4個在建項目建設。在年度防火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對100座防火標準化檢查站進行達標驗收,對區縣自行安排建設的72公里生物阻隔帶,1943公里工程阻隔帶、95個消防水池(箱)等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和質量進行檢查指導,確保年度防火基礎設施建設任務完成。
此外,“十三五”以來,重慶市積極爭取中央預算森林火災高風險區綜合治理建設項目15個,總投資20197萬元,在25個區縣建設了防火物資儲備庫、林火視頻監控系統、專業撲火隊營房等基礎設施。
據悉,截至2021年10月,重慶市“技防”設施已建成森林草原火險監測站21座,林火視頻監控275套,林下紅外監控系統13套、監控點位2698個;“物防”設施已建成宣傳碑(牌)10萬餘座(個),森林草原防火檢查站1845座(含標準檢查站193座),森林消防水池2193口,生物阻隔帶1643公里、工程阻隔帶10432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