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採樣點到疫苗接種點步行只需兩分鐘。在海澱區田村路街道西木社區,這一“夢幻”聯動讓居民大呼方便。在採樣點附近配置接種點,在接種點周圍增設採樣點,這是海澱區在疫情防控中“雙推進”“雙統籌”“雙保障”的新措施。
田村路街道西木綠島核酸採樣點出口,拉起了“採核酸,接疫苗,疫情防控雙保障”的紅色橫幅。剛剛完成採樣的居民王先生正看著橫幅,一位工作人員主動上前搭話:“先生疫苗接種了麼?如果沒打在旁邊的接種點就可以。”
搭話者叫唐嬌嬌,是西木學堂疫苗接種點的保障人員,來這裏執勤,是為了給做完核酸的居民提供疫苗接種服務。之所以選在出口執勤,是為了不漏一人。
得知王先生還沒有接種第三針,唐嬌嬌主動幫他核對健康寶上的接種資訊。發現第二針接種已超過180天,還不忘詢問一句:“您沒打的原因是什麼?”
“工作比較忙,公司也沒有強制,就拖到現在了,邊上能打我現在就去打。”聽説步行只需兩分鐘,王先生毫不猶豫前往接種。來不及喘口氣,唐嬌嬌和同事們又詢問起其他人。
工作人員主動詢問、喇叭廣播、橫幅提示是社區落實“三雙”措施的三個“保險”。田村路街道副主任李雪艷説,去年年底的時候,距離西木學堂接種點最近的核酸檢測點在一公里外。自打今年4月26日海澱區開展區域性核酸篩查,西木綠島核酸採樣點開設,聯動就此形成。
西木社區只是海澱區29個街、鎮諸多社區的縮影,海澱區衛健委資訊與新聞宣傳負責人于佩麗説,在紫竹院等街道,“雙推進”“雙統籌”“雙保障”措施均已落地。在核酸採樣點位,海澱區衛生健康監督所工作人員開展現場監督檢查。在疫苗接種現場,設有家庭醫生簽約和健康咨詢等附加服務。與此同時,移動接種車為特殊人群提供精準服務,打通了疫苗接種的“最後一公里”。
目前,海澱區第一批正式對外公布的常態化採樣點共計232個。預計在5月20日前,全區將建設626個常態化採樣點。海澱區將在有條件的採樣點和接種點周圍繼續落實“雙推進”“雙統籌”“雙保障”。(記者 張驁)
(原標題:海淀“雙推進”“雙統籌”“雙保障”護航疫情防控採樣點到接種點步行只要兩分鐘)
-
北京市商業聯合會聯合17家行業協會發出抗疫倡議
倡議書表示,北京全市商業服務業行業協會、企業和員工要嚴格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不斷完善防控工作責任制和管理制度,提高科學精準防控水準,把各項防控工作落實落細。
-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中央公園年內開工
“一軸”是河道發展軸,貫穿中央公園,建設濱水活力帶;“兩點”是商業休閒點和濱水休憩點,滿足公園內發展所需商業需求,打造親水休憩空間;“三心”是服務中心,即在各個功能片區內提供服務場所和休息空間;“四片”則是重點發展片區。
-
北京市規定鄉村民宿不得拒絕健康寶異常人員入住
-
問記者丨管控多日,這個小區怎麼樣了?
網友:管控多日,小區有什麼變化。
-
搶名額比搶紅包快 街道志願服務崗位“手慢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