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月29日開始,新華社記者張超居住的北京市朝陽區某小區被列入管控範圍。這些天,他以自己的所見所聞,報道了小區的防疫情況。有網友通過新華社客戶端“問記者”&&向他提問:幾天過去了,這個小區現在怎麼樣了?張超為網友們帶來最新消息。
5月5日,在北京市朝陽區建外街道一處核酸檢測點,來自北京安貞醫院的醫務人員(左)在進行核酸採樣。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網友:行動不便的居民怎麼做核酸?
記者:我們小區是一個老舊小區,沒有電梯,老年人比較多。現在核酸檢測頻次比較高,給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帶來一些困擾。小區一共五棟樓,核酸檢測分六個小組,除每棟樓固定一個組外,還有一個機動組。機動組主要為行動不便、臥床養病的老人上門核酸檢測。一些崴腳、受傷的年輕人也可以預約上門檢測服務。
網友:慢性病患者等人群怎麼買藥?
記者:社區有專門的醫藥保障小組,專門給居民代開藥、代&&醫院。小區被管控的第一天就有社區工作者在小區內統計慢性病患者用藥需求。我也看到一些老人拿着病歷底單進行登記,隔兩天就見到社區工作者在小區大門口給老人們發藥,購藥渠道還是比較暢通的。
網友:居家觀察人員的生活怎麼辦?
記者:我們小區一共400多戶居民,居家觀察的有80多戶。居家觀察嚴格執行足不出戶政策,由疾控部門統一管理,核酸檢測由疾控人員上門進行,垃圾消殺回收由專業人員上門處理。快遞則是由穿着防護服的社區工作人員放到家門口,無接觸配送。
網友:管控多日,小區有什麼變化?
記者:小區居民在院子裏見面的機會多了,認識的鄰居也多了,經常看到有鄰居幫助老人買菜取快遞,鄰里關係更加融洽。物業給每棟樓建了一個微信群,大家在群裏交流比較多,內容除了防疫措施,還有一些生活用品互助信息。經常看到有鄰居在群裏説,切實感受到“遠親不如近鄰”。
出品人:陳凱星 駱國駿 鄒聲文
策劃:李斌 常愛玲 齊慧傑
監製:王君璐 宋君毅
統籌:肖磊濤 高穎 陳倩
記者:張超
編導:高穎
編輯:聶毅 牧小湘
參與:林琦桁 楊夢涵
新華社新媒體中心
新華社北京分社
聯合出品
-
朝陽區雙井街道和平村一社區升級為中風險地區
本市即日起將朝陽區雙井街道和平村一社區由低風險地區升級為中風險地區。
-
封控區、管控區、防範區如何防疫? 北京疾控發布最新指引
北京市疾控中心8日發布《封控區、管控區和防範區內人員防疫指引》,要求封控區“足不出戶”;管控區“人不出區、嚴禁聚集”,原則上“非必要不出門”,如需出門,應全程規範佩戴醫用防護口罩(N95/KN95);防範區內人員盡量做到“兩點一線”。
-
北京:新發社會面病例是疫情防控的最大風險
新發社會面病例是疫情防控的最大風險。要第一時間鎖定風險點位和風險人員,第一時間落位管控到位,做到不失一處不漏一人。
-
提醒!明天周一,快看看核酸陰性證明有沒有過期
提醒!明天周一,快看看自己的核酸陰性證明有沒有過期
-
新華全媒+|北京多區連續開展三輪區域核酸篩查
在7日舉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衞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李昂介紹了北京市區域核酸篩查方面最新的安排,於5月7日、8日、9日,在東城區、朝陽區、海淀區、豐台區、房山區5個區,以及其他區4月25日以來出現病例的街鎮,連續開展三輪區域核酸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