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預計達26.8萬人,比去年增加1.6萬人。市教委近日發布通知,明確高校要根據本市疫情防控措施變化情況,及時為畢業學生返校及外出求職、面試、實習等提供便利。
市教委介紹,本市仍有部分畢業班學生未能返京返校,企業進京、進校招聘與學生出京、出校應聘、實習不便,對就業工作帶來影響。各高校要了解每個學生的基本情況、就業需求、存在困難,摸清底數,保障畢業生就業和疫情防控“兩不誤”,合理安排畢業答辯事宜,提早謀劃學生畢業和離校安排,做好預案準備,保證學生應畢業盡畢業。對於涉及學生從業資格認證的情況,要為學生出具相關證明,盡量降低疫情對學生畢業的影響。
本市將進一步挖潛,擴大崗位供給。市教委以“線下+線上”形式,分層次、分類別、分行業舉辦各類招聘活動,為畢業生提供優質崗位;開展書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建立校企合作長效機制,洽談學生就業、實習實踐方面合作意向,在企業建立學校就業實踐基地。同時,各校進一步開拓科研助理、教學助理和行政助理崗位,增強崗位吸引力;落實“特崗計劃”“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中央基層就業項目,做好各類選調生、鄉村振興協理員、社區工作者等招錄工作。
各校也有新招促就業。北京理工大學啟動了“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校領導帶頭對重點單位進行走訪,拓寬就業渠道。該校還結合學生求職特點,細分地域、學科等,舉辦“強國基石”“中西部地區”“材料化工”“女大學生”等各類精準招聘活動,邀請四千余家各行業優質單位進校招聘,提供就業崗位16萬餘個,為畢業生搭建優質求職平台。
4月底至5月,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北方工業大學、北京工商大學等多家市屬高校創新就業服務模式,與北京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中心合作舉辦線下雙選會,為畢業生提供更多就業機會。5月9日至16日,2022年“教育部就業促進周”網絡專場招聘會將在線上啟動,100家參會單位均為北京高校推薦的優質單位,將提供覆蓋技術、財務、管理、營銷、黨務、法務、人力、設計等領域的近2.4萬個職位。
相關新聞
大學生應徵入伍減免學費考研加分
本報訊(實習記者何蕊)2022年下半年男兵徵兵報名正在進行,女兵徵兵報名將於7月1日開啟。教育部日前發布《普通高校學生應徵入伍政策公告》,明確大學生士兵享受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補償、學費減免等。
在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補償和學費減免方面,本專科生每人每年享受最高不超過12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過16000元,入伍大學生家庭享受軍屬待遇。退伍大學生士兵升學時,在部隊榮立二等功及以上的,免初試攻讀碩士研究生;在完成本科學業3年內參加考研的,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大學生服役期間學籍和入學資格被保留,退役後兩年內允許複學或入學,複學後可轉入本校其他專業學習。
2022年起,高職或專科學生應徵入伍新增一項優惠政策:在完成高職或專科學業的前提下,學生退伍後可免試入讀普通本科,或根據意願入讀成人本科。
教育部還在“24365校園招聘服務”中開闢退役大學生士兵崗位專區,暢通求職就業渠道。(記者李祺瑤 實習記者何蕊)
(原標題: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同比增1.6萬人 市教委:保障畢業生就業和疫情防控“兩不誤”)
-
高校畢業生同比增1.6萬 保障畢業生“兩不誤”
2022年起,高職或專科學生應徵入伍新增一項優惠政策:在完成高職或專科學業的前提下,學生退伍後可免試入讀普通本科,或根據意願入讀成人本科。
-
提高效率兼顧生活 響應號召 居家辦公安全高效
居家辦公後省去了路上通勤的奔波,成為不少白領提高效率、兼顧工作與生活的契機。
-
給管控區送貨 小夥子們真棒 三位快遞小哥的故事
他們運送着瓶裝水、奶粉或是日光燈管,他們是疫情之下的送貨小哥,他們是北京保供環節中的普通一員。承擔着保供任務的閃送員,在核酸檢測和防疫到位的前提下,每天都會接到管控區的工作。
-
緊緊依靠人民,打好人民戰爭
北京市委、市政府致全市市民朋友們的感謝信,體現了對人民主體地位的尊重、對人民群眾利益的維護、對人民群眾關切的感同身受。
-
仍有零星隱匿傳染源 減少線下會議 提倡錯峰就餐
本市新增55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17例無症狀感染者,無新增疑似病例;無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