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長假期間,除了游園踏青,不少市民選擇前往名人故居緬懷先賢。
4月3日下午,西城區魯迅博物館門前,游客正在有序排隊入館。魯迅雕塑前擺放着鮮花,不少游客走到雕塑前憑吊追憶。
魯迅生平陳列館內,以魯迅生平事跡為脈絡,展出了手稿、藏書、衣物等珍貴藏品,博物館還以大屏幕、幻燈片等科技手段展現了魯迅在北京的足跡圖、《新青年》上發表的文章等。游客中很多人是魯迅先生的粉絲,還有很多是正在學習魯迅作品的孩子。
“你看,魯迅先生的課桌上刻了一個‘早’字,這告訴我們學習要刻苦勤勉。”來自海淀的劉女士指着展品對孩子説道。“清明節本就是祭奠先賢的日子,相比逛公園,帶孩子來參觀名人故居更有意義,還可以讓孩子更全面直觀地了解先賢的生平。”劉女士説。
魯迅故居內,魯迅親手種植的白丁香、海棠、黃刺玫已紛紛抽條出花苞,吸引不少游客打卡拍照。在“魯博書屋”紀念品商店內,新青年圍巾、帆布包等文創産品更是受到年輕人的青睞。“我買了這本1973年版的《朝花夕拾》,只有魯迅博物館裏才能買到,感覺不虛此行。”市民李先生説。
同樣在清明節迎來參觀熱潮的還有什剎海畔的宋慶齡故居。在故居西側的宋慶齡同志生平展內,宋慶齡的手稿、畫像、乘坐過的轎車等珍貴文物都被妥善保護並展出,不少游客正在認真觀看展品,其中不乏白髮蒼蒼的老人。“宋先生的英文字寫得真好看。”75歲的陳阿姨指着一封手寫信説。“清明假期,不想和家人去擠熱門公園景區,就帶着姥姥來到這裡,宋先生是我姥姥那一輩人的偶像。”陳阿姨的外孫説。
在故居主樓,小客廳、臥室、書房都按照原狀佈置,宋慶齡使用過的康樂棋、晚年乘坐的輪椅都吸引了游客的目光。園區有着不輸大公園的美好春色,西府海棠、和平鴿舍、歲歲平安石、鳳凰國槐等景點吸引着游客駐足。
在珠市口西大街,紀曉嵐故居內的白玉蘭、紫玉蘭競相開放,成為不少游客踏青的選擇。故居瑞杏軒內,展板上圖文並茂,解説着紀曉嵐的生平事跡;閱微草堂舊址內,紀曉嵐的畫像、墨寶、硯&、煙斗都令游客流連忘返。清明時節,故居院內的高齡海棠已抽出新芽,游客們在長廊上坐著休息,感受故居內的美好春光。
在東城區豐富胡同的老舍故居,很多家長帶着孩子前來參觀。清明節期間,故居為游客準備了免費領取的鮮花,可以到老舍雕塑前敬獻。截止到昨天中午,老舍故居連續兩天的門票已預約一空。(記者 張雪)
(原標題:踏青寄追思 故居憶先賢 清明假期名人故居游受市民青睞)
-
花市人氣也挺旺 市民説“想把春天買回家”
清明假期,除了去各大公園觀賞盛放的春花,不少市民還選擇去京城的花市逛一逛。
-
踏青寄追思 故居憶先賢 名人故居游受市民青睞
清明小長假期間,除了游園踏青,不少市民選擇前往名人故居緬懷先賢。魯迅故居內,魯迅親手種植的白丁香、海棠、黃刺玫已紛紛抽條出花苞,吸引不少游客打卡拍照。
-
市屬公園推出30處賞花踏青場所
清明假期,花開正好。熱門打卡地、曲徑通幽處,滿目皆是醉人春色。
-
北京市疾控流調電話開通電子標籤
本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10例,其中確診病例9例、無症狀感染者1例;朝陽區7例,大興區、順義區及豐台區各1例。
-
歡樂谷開啟國潮文化節
4月3日下午,北京歡樂谷2022年春風游園季·國潮文化節正式拉開帷幕,將舉辦一系列國潮國風主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