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延慶2月8日電題:一個從沒贏過的41歲“男孩”
新華社記者
41歲了,法國人約翰·克拉雷還沒贏過一場比賽。在他41歲零30天,人生中第一次登上冬奧領獎&時,得到的也是一塊銀牌。
北京冬奧會高山滑雪男子滑降比賽中,克拉雷在一眾奪牌熱門中第19個出場。在出場排位越靠前越有可能滑到更好雪況的比賽裏,這不是一個有利位置。已經完賽的,有當時已手握冬奧兩金的奧地利人馬蒂亞斯·邁爾,有本賽季世界盃滑降積分領頭羊、挪威人亞歷山大·希爾德,有1997年出生的瑞士新秀、本賽季分站賽冠軍拿到手軟的馬爾科·奧德馬特,還有暫列第一的瑞士人貝亞特·弗茲……
他們都比克拉雷年輕。甚至在本屆冬奧會高山滑雪的所有運動員中,都沒有幾個人比他更“老”了。
在克拉雷已經足夠長的運動生涯裏,他從沒拿過第一。1996年,他就開始參加國際雪聯旗下的賽事了,首場比賽排名第32,冠亞季軍都是“70後”。他還年輕。
2003年,他第一次參加世界盃。一個賽季下來,總積分排名140位。沒事,他還年輕。
2010年,他的首次冬奧會沒能完賽,沒事,還算年輕,年輕……
時間就這樣滾滾向前。從少年到“經驗豐富的老將”,克拉雷確實已經成了世界高水平運動員,但離頂尖總是還差那麼一點。所有比賽,正常發揮也就是進前十,每隔一兩年才能站上一次某個分站賽的領獎&;所有年度排名,好的時候十幾名,差的時候幾十名,搖擺不定;2013年,他成了世界上首個在比賽中滑行瞬時時速突破160公里的高山滑雪運動員,但那沒能給他帶來一塊獎牌;奧運會,三次了,最好成績是平昌的男子滑降第18……
“大概35歲之後,我對我的事業産生了懷疑。”克拉雷説。
他的主項是高山滑雪中危險系數最高的滑降項目,不管是訓練還是比賽,每次的瞬時滑行速度都會突破100公里。沒有“護盾”的血肉之軀在雪面上達到那種高速時,他就會感到耳壓有變化,甚至耳鳴。而大多數高山滑雪運動員的生涯“標配”——十字韌帶受傷,他也早早在二十幾歲時經歷了。
但那又怎樣呢?磨難之後就必有回報嗎?
“後來我想,我要一年一年地做決定。”這個已經開始被人頻繁關心何時上演謝幕演出的男人説,如果一年下來覺得自己還能比,就再比比試試。“如果我最終贏了一次,那很棒。如果沒有,我也已經做了很多美妙的事。”
接下來,大放異彩的轉折沒有突然降臨,但北京冬奧會前,克拉雷的世界盃滑降年度排名已經連續三個賽季進入了前十。2019年,瑞典世錦賽,38歲的他第三次參加世錦賽,拿到了生涯第一塊國際大賽的獎牌——一塊銀牌。
後來他説,是這塊銀牌,讓他下決心撐到北京。
北京延慶,2022年2月7日,國家高山滑雪中心,41歲的克拉雷出發。前兩個計時點,他排名第四。第三個,他已經排到了第一。
“我只是一直在衝,衝得非常狠,冒了很多險。”克拉雷後來説,他自己看不到計時器和排名,“但我知道我滑得很好,有時你不確定自己很快,但有時候你就是知道”。
衝過終點,1分42秒79,排名第二。
他還是沒贏。但贏,對他來説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事。
“不管你是20歲還是41,這都不重要。這是塊奧運獎牌啊,這已經是很美好的回憶了。”
他成了冬奧史上年齡最大的高山滑雪獎牌獲得者。所有人都在追問,是什麼激勵他走到了現在,他不覺得回報來得晚了一些嗎?
“我不覺得晚,我媽媽一直都還叫我‘年輕的男孩’呢。”這個41歲的“男孩”,脖子上挂着人生中第二塊國際大賽獎牌。他説:“我媽媽説,我小時候做成什麼都比別人慢一點,學走路、學説話、換牙,包括後來結婚。”
“好像,我的運動生涯也是這樣。”(記者王沁鷗、馬邦傑、劉揚濤、盧羨婷、夏子麟)
-
一個從沒贏過的41歲“男孩”
41歲了,法國人約翰·克拉雷還沒贏過一場比賽。在他41歲零30天,人生中第一次登上冬奧領獎&時,得到的也是一塊銀牌。
-
高山滑雪——男子超級大回轉比賽賽況
2月8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高山滑雪男子超級大回轉比賽在延慶國家高山滑雪中心舉行。
-
花樣滑冰——男單短節目比賽賽況
當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花樣滑冰男子單人滑短節目比賽在首都體育館舉行。
-
我在冬奧Vlog|當冬奧遇上中醫和太極會咋樣?
在北京冬奧會期間,中醫藥和太極拳驚艷亮相,每天都有世界各地的朋友懷着好奇前來,帶着讚嘆離開。
-
精彩瞬間回顧: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決賽,中國選手任子威奪冠!
7日,在首都體育館舉行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短道速滑項目男子1000米決賽中,中國選手任子威奪得冠軍,成為中國冰雪軍團本屆冬奧會上的首個“雙金”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