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24日電題:因“眾”而勝 唯“創”而強——全國雙創周裏感受創新發展“源動力”
新華社記者
在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中,一個個創新團隊將天馬行空的想象變為創新發展的“新種子”,一個個企業持續創新突圍加快經濟發展的“步頻”,一位位專家創客面向社會、面向全球、面向未來,以“闖精神”不斷輸出“源動力”……
本屆活動周以“高質量創新創造,高水平創業就業”為主題,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於10月19日至25日舉行。活動主會場設在河南省鄭州市,在全國多地區同步開展。活動全面展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不斷向縱深發展取得的新進展、新成就和新突破。
硬科技打造硬實力
一隻小鼠在實驗&上,科研人員希望研究出大腦是怎麼指揮小鼠的行動、數百億神經元之間如何協同傳遞信息。研究過程將産生海量數據,這些72小時內産生的數據,能把10000&500GB的電腦“裝滿”……數據妥善存儲和保存成為科研過程中一個必須要突破的難題。
雙創周期間,中關村企業浪潮電子信息産業股份有限公司在京發布新一代存儲&&,在集中式存儲、分佈式存儲等方面取得突破。創新創業的突破也源於不斷的技術積累與投入,據了解,2015年以來,公司累計投入超過20億元,組建了上千人的研發技術團隊。
浪潮電子信息産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彭震&&,發展存儲事業是我國加大數字經濟發展的剛需。時代賦予了企業發展的機遇,企業將通過持續創新,繼續打造國際領先的技術産品。
數據顯示,北京2020年每天新增300家科技企業。雙創活力愈發蓬勃的背後,是雙創服務實現新提升。北京還將激發更加強大的雙創活力,圍繞科研管理、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繼續深化改革。
在新疆,成立於1993年的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是新疆規模較大的綜合性科技企業孵化器之一,已累計孵化企業800余家。
新疆艾旗斯德檢測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晨就是這裡的一員。他的創業團隊已經獲得授權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及多項軟體著作權。
陳晨介紹,團隊研發出來的檢測芯片及設備只需不到30分鐘,就可以對農作物是否存在農藥殘留或重金屬含量超標做出定性分析,為當地的農業生産生活做出貢獻。
想象力蘊藏創新力
無人機低空影像認知與決策、輸送機巡檢機器人、元宇宙虛擬世界……全國各地雙創周期間舉辦的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大開腦洞”的想象令人印象深刻。
廣州知行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劉萌偉除了公司CEO的身份,還是一名從事遙感信息工程研究的高校研究員。“我們創業的初心就是希望把自己的學識轉化為‘行’,把自己的思考與構想轉化為真正落地的東西,這是我們創業的夢想。”
在學校裏,青年學生的各種創想不斷走向實踐。
昆明理工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是全國首批高校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之一。近年來,昆明理工大學依託科技、人才資源等優勢,建立高校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集聚和培養創新人才,促進大學生創業就業。
“學校着力厚植創新創業土壤,培養敢闖會創人才。”昆明理工大學副校長馬文會説,目前,昆明理工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有國家級、省級和市級孵化&&29個,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50余個。
走進河南雙創周創投&&康佳之星所在展區,借助互聯網&&,觀眾足不出戶即可“穿越”到成都安仁古鎮,打卡網紅景點,購買當地特色産品……康佳創投企文部副總經理鄧嘉璐介紹,圍繞5G、AI、VR等國家戰略新興産業及集團戰略所需的産業,康佳之星已孵化培育項目1572個,解決近15萬人就業。
受訪參展人士&&,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在逐步深化,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將進一步催生更多的新創意、新産業、新業態。
新團隊也有鴻鵠志
在創新創業的“賽道”上,唯有“有心人”才能快速脫穎而出,唯有“立大志”方能心無旁騖。
“80後”創業者天津海河生物醫藥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洪曉鳴帶領企業逐步成長為國內生物醫藥檢測領先企業之一。洪曉鳴説,企業不僅在醫療器械檢測方面加大研發投入、打破技術壁壘,也成了支撐國內企業創新創業、走出國門的重要&&。
作為芯視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鮑捷於2016年在其研究成果基礎上,組建團隊開啟了深耕光譜傳感領域的創業歷程。該公司將量子點光譜傳感技術的首個産業化成果落地生態環境領域,自主研發了以量子點光譜傳感器為核心的水質監測終端産品以及與之配套的水環境大數據智慧監管系統。
談及未來,鮑捷説,在今天,創業創新在很大程度上體現為一種“匠人精神”,是對所追求事物的精益求精,是無視風口和浪尖,遠離喧囂和誘惑,是在寂寞、磨礪和鬥爭中愈挫愈勇。(執筆記者:蓋博銘,參與記者:李文哲、林碧鋒、馬曉澄、熊嘉藝、劉惟真、高晗、周栩睿)
-
空中"好鄰居"出沒市屬公園 佔北京野生鳥類四成
北京秋高氣爽,正是觀鳥的最佳時節。記者昨天從市公園管理中心獲悉,截至目前,市屬11家公園已記錄棲息鳥類達218種,佔北京野生鳥類四成,市屬公園的生物多樣性已得到顯著提升。如今,越來越多的鳥類在公園出沒並繁殖繁衍,頤和園、天壇、北海、北京植物園、紫竹院等成為北京著名的觀鳥地。
-
因"眾"而勝——雙創周裏感受創新發展“源動力”
在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中,一個個創新團隊將天馬行空的想象變為創新發展的“新種子”,一個個企業持續創新突圍加快經濟發展的“步頻”,一位位專家創客面向社會、面向全球、面向未來,以“闖精神”不斷輸出“源動力”……
-
老城保護更新基地落戶新街口 居民專家共議改造
新街口街道地處老北京內城西北角,位於西城區中部偏北,街道區域功能鮮明。未來,這裡將成為文化遺産傳承保護、街區有機更新和美好社區營造的窗口,也將成為居民共話老城保護更新的會客室。
-
新華全媒+|三天兩夜的奮戰 直擊北京高風險社區防控現場
23日,北京市昌平區北七家鎮宏福苑社區由中風險地區調整為高風險地區,社區內110棟住宅樓的2萬餘名居民都需接受隔離,除必要情況外不可擅自離開。
-
北京市公安局通報3起涉疫情違法犯罪典型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