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阜內大街二期改造有哪些亮點?”昨天,西城新街口街道趙登禹路42號院內,居民、街道幹部、北京建築大學的專家們,一起熱烈討論着老城保護更新的話題。討論聲中,本市首個“老城保護更新基地”落戶新街口。這裡將成為展示新街口街道元、明、清時期城市建設相關歷史影像及社區公共空間更新改造成效的窗口,並不定期邀請專家學者共話老北京歷史變遷。
新街口街道地處老北京內城西北角,位於西城區中部偏北,街道區域功能鮮明。轄區內文物古跡多、老城居民多、四合院、老樓房多,是老城風貌的區域性樣本之一。
新街口街道相關負責人説,幾年來,街道在區政府和什剎海阜景街建設指揮部的指導下,先後完成了白塔寺宮門口東西岔保護更新項目及平安大街改造更新工作;啟動受壁街建設工程;初步完成隆長寺、三清觀、雙關帝廟等文物騰退工作;完成阜內大街整理復興計劃一期項目;完成轄區內老舊小區改造項目31個;2020年完成30處平房院落改造。“這些項目惠及民生,也調動了區域內居民對老城保護的熱情,建立老城保護更新基地非常必要。”相關負責人&&。
儘管該基地面積不大,但內容豐富。從元明時期至今的區域演變歷史展板講述着新街口的變遷。議事廳裏,居民和專家們討論着新街口老城保護的成績和未來。
“大家的意見和建議我們都會在方案里加以考慮的。”據介紹,下一步,新街口街道將與北京建築大學共同利用該基地,推進阜內大街二期改造、研究歷史文化街區和平房院落保護與更新,探索推進玉桃園二區北院小微空間改造等項目。未來,這裡將成為文化遺産傳承保護、街區有機更新和美好社區營造的窗口,也將成為居民共話老城保護更新的會客室。(記者 張驁)“
北京要聞
-
空中"好鄰居"出沒市屬公園 佔北京野生鳥類四成
北京秋高氣爽,正是觀鳥的最佳時節。記者昨天從市公園管理中心獲悉,截至目前,市屬11家公園已記錄棲息鳥類達218種,佔北京野生鳥類四成,市屬公園的生物多樣性已得到顯著提升。如今,越來越多的鳥類在公園出沒並繁殖繁衍,頤和園、天壇、北海、北京植物園、紫竹院等成為北京著名的觀鳥地。
-
老城保護更新基地落戶新街口 居民專家共議改造
新街口街道地處老北京內城西北角,位於西城區中部偏北,街道區域功能鮮明。未來,這裡將成為文化遺産傳承保護、街區有機更新和美好社區營造的窗口,也將成為居民共話老城保護更新的會客室。
-
新華全媒+|三天兩夜的奮戰 直擊北京高風險社區防控現場
23日,北京市昌平區北七家鎮宏福苑社區由中風險地區調整為高風險地區,社區內110棟住宅樓的2萬餘名居民都需接受隔離,除必要情況外不可擅自離開。
-
因“眾”而勝 唯“創”而強——全國雙創周裏感受創新發展“源動力”
在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中,一個個創新團隊將天馬行空的想象變為創新發展的“新種子”,一個個企業持續創新突圍加快經濟發展的“步頻”,一位位專家創客面向社會、面向全球、面向未來,以“闖精神”不斷輸出“源動力”……
-
北京市公安局通報3起涉疫情違法犯罪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