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綠色基因,注入現代生活的血脈
2017-07-29 14:23:23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這是5月24日拍攝的唐山南湖景區。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在長春市農安縣陳家店村一處生態農業溫室大棚內挑選有機蔬菜(5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新華社北京7月29日電  題:綠色基因,注入現代生活的血脈

  新華社記者吳濤、商意盈、劉紅霞、魏一駿

  每天騎共用單車上下班,到超市購物自備環保袋,舊衣物放到小區回收箱——這是45歲杭州市民劉建芳女士日常生活的新時尚。

  綠色涓流,點滴匯聚。綠色,這個充滿希望的詞語,正滲入每一個生活的細節,化作綠色生活的基因。

  吃住行:綠色生態理念加速釋放

  吃得綠色,住得綠色,行得綠色……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代表著環保、自然、健康的綠色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成為大眾的主流選擇。

  ——餐桌上的綠色。廣州市民索先生在一次參觀後,成為一家定制農業公司的“粉絲”——不僅定購該公司生産的農産品,而且還作為一名志願者成為公司的監事,負責監督該公司是否安全綠色生産。

  “價格是有些貴。”索先生説,但産品品質讓人放心。

  記者了解到,作為農業領域的新興事物,以綠色有機為主要賣點的定制農業生存的條件遠比一般的農業形態要高,但近年來卻勢頭迅猛。

  這家定制農業公司總經理鄧小剛説,這裏的農産品價格是市場價格的3倍左右,但消費者有很強的“綠色消費”要求。

  ——車輪上的綠色。在北京一所中學教書的楊悅,從小到大20多年從沒騎過車。“老家山地丘陵多,騎車特別費勁,我從小就不會騎車。”

  隨著共用單車的風行,越來越多同事朋友騎共用單車解決上班“最後一公里”,楊悅也成了騎車一族。她説,現在上下班已習慣騎車,周末也騎車出行,方便又健身。

  數據顯示,自行車出行近幾年迅猛發展。在杭州,公共自行車的規模至今年6月底達8.58萬輛,累計租用達到7.94億人次。而摩拜單車的數據顯示,摩拜單車在全球4個國家150多個城市投放超過600萬輛車,每天提供超過2500萬次騎行。

  ——“城市”中的綠色。深圳國際低碳城被當地視作綠色發展、綠色生活的名片。這塊規劃面積為53平方公里的試驗田,旨在通過綠色基礎設施,搭建一個自持續、自規避、自迴圈、自優化的生態安全格局。

  深圳市龍崗區發展和改革局低碳城辦公室主任伍秋芳説,在規劃建設之初,低碳城就對區域的生態敏感性做了摸底調查。建設過程中也以綠色生態為指導,比如園區的主要道路都採用可滲透水的混凝土道路,園區建築都是節能、節水、節電型建築。

  “我們還建立了企業碳排放計量管理軟件平臺,進行碳排放核算以及碳排放量分析管理。目前已在啟動區1平方公里的區域投入使用,未來將拓展到低碳城全域范圍。”伍秋芳説。

  在垃圾分類示范點廈門市湖裏區禾山街道禾山社區,一位住戶將礦泉水瓶放入“可回收物回收箱”裏(6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在浙江省杭州市,工作人員向體驗者演示利用信用評分免押金借用共用雨傘的流程(2017年7月18日攝,拼版照片,上圖:新華社記者張鋮攝;下圖:新華社記者翁忻旸攝)。新華社發

  創造更美生活,創新為“綠色”插上飛翼

  傍晚時分,在粵西湛江,48歲的朱華多一家正圍坐在一起吃晚餐,朱華多一邊把掉在桌子上的米粒用筷子夾起來,一邊教育小孫子,不能浪費糧食。

  “到我家裏來吃過飯的親朋好友,大多都會被爸爸在飯桌上‘普及’一次綠色節儉課,剛開始時覺得挺尷尬的,但慢慢地也理解了。”朱華多的女兒説,“就讓爸爸成為綠色生活的一個傳播者吧。”

  浪費和炫耀造成能源消耗。從節約一度電、一張紙、一粒糧、一杯水中,人們開始實現綠色生活,改變身邊人的消費理念,讓生活方式綠色化。

  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建設街道的施梅就是如此。2013年,嘉興號召居民在家中做好生活垃圾分類,她不僅在家裏要“環保綠色”,購物時的塑膠袋清洗幹凈多次使用,出門自備茶杯……還借著和鄰居、朋友拉家常的機會,“推銷”綠色理念。她説:“我可以影響更多的人,大家共同創造綠色環保生活。”

  在一些地方,綠色理念成了政府管理創新的指導原則。浙江金華一度被農村生活垃圾問題困擾,源頭減量始終難以根治,群眾分不清楚哪些可回收,哪些有毒有害。

  通過深入調研,金華市想出了一個“土辦法”。金華市政協主席陶誠華説,“百姓可能分不清楚哪些可回收,但就算年紀很大的老人都能辨別會爛和不會爛。”用“可爛和不可爛”這個土辦法,垃圾分類工作就落到了實處。

  這一分類方法已在金華145個鄉鎮、4230個行政村推廣。走在金華的村口街頭,隨處可見收集“可爛和不可爛”垃圾的藍綠兩色垃圾桶。金華基層幹部表示,垃圾分類後環境好了,生活品質提高了,環境改善帶動鄉村旅遊農民收益提高也很明顯。

  綠色生活的理念,還直接促進了科技創新應用,提升了許多領域綠色“指數”的速度和廣度。共用單車、共用充電寶……各種共用類綠色新應用,一誕生就産生了巨大活力。此外,數據顯示,自2010年以來,我國每隔4年就能把電動汽車的能量密度提高一倍,使其成本約降低50%。未來10年,我國順應綠色制造與節能環保需求的裝配式建築的市場規模將累計達到2.5萬億元。

  在合肥市天鵝湖社區,小朋友展示自己手繪的環保袋(4月19日)。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在廣西貴港市一家新能源汽車企業生産車間,工人在生産線上作業(7月7日攝)。近日,廣西貴港市首批30輛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投入使用。據了解,今年廣西貴港市計劃投放350輛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逐步淘汰老舊柴油車,大力發展綠色公共交通,改善城市空氣品質。綠色涓流,點滴匯聚。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拼版照片:上圖為上海研二學生金婉霞騎摩拜單車行進在上海街頭;左下圖為金婉霞使用手機將自行車解鎖;右下圖為金婉霞使用手機APP查看附近單車分布情況(2016年12月15日攝)。新華社發(賴鑫琳 攝)

  綠色未來:留得住鄉愁,容得下願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重中之重,一係列規章制度的建立,為綠色發展、綠色生活奠定了制度基礎。

  近年來,被稱為“史上最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以及《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等一係列文件的出臺,以及環保督查機制、生態補償機制、“河長制”等體制機制建設,築牢了綠色發展的籬笆。

  在此基礎上,我國綠色經濟快速發展,綠色元素在社會各個方面開始顯現,綠色生活方式日漸深入人心,但我國綠色發展仍面臨不少挑戰。

  “綠色意識仍需進一步提升。”華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周建華説,盡管我國從2008年開始實行“限塑令”,但至今很多方面效果不盡如人意,很多人仍未養成買菜、購物自備環保袋的習慣。

  綠色發展的配套機制有待健全和細化。周建華説,以廣東為例,雖然綠色種植已試點數年,也取得一定效果,但全省范圍內農産品種植中化肥、農藥過度使用問題依舊突出,尚無係統性解決機制。

  隨著各種新應用的誕生,政府管理模式也面臨新挑戰。例如共用單車作為“綠色出行”的新方式迅猛發展,但企業違規投放、用戶違規停放也引起社會關注。如何在滿足公眾出行需求和維護好城市公共空間秩序之間尋找到平衡點,考驗著相關職能部門的智慧。

  繪就中國綠色未來圖景,仍需砥礪前行。專家表示,這些問題的解決,既需要法律法規、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創新,更需要不斷提高國民的綠色意識。

  北京大學環境學院謝少東教授表示,公眾對綠色理念的認識仍存在差異。要留得住鄉愁,容得下願景,解決之道既要靠發展經濟,更重要的是讓更多群眾自覺踐行綠色發展和綠色生活方式理念。“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陽
相關新聞
  • 國家公園:讓綠色發展成為文化標識
    建立國家公園體制,要在總結試點經驗基礎上,堅持生態保護第一、國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的國家公園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
    2017-07-29 08:08:04
  • 農業綠色發展五大行動全面展開
    不久前召開的中央深改組會議指出,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是農業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也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
    2017-07-25 16:17:39
  • 綠色金融發展駛入“快車道” 市場建設仍待逐層推進
    新華社上海7月25日電題:綠色金融發展駛入“快車道” 市場建設仍待逐層推進新華社記者楊溢仁、王都鵬伴隨我國環境保護政策的逐步完善以及社會各界環保意識的不斷提升,近年來綠色債券産品越來越“紅火”,成為我國綠色金融領域大力發展的重要融資工具。
    2017-07-25 15:41:58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西班牙巴塞羅納發生列車事故造成48人受傷
    西班牙巴塞羅納發生列車事故造成48人受傷
    重慶發布高溫紅色預警
    重慶發布高溫紅色預警
    四川道孚:油菜花海美如畫
    四川道孚:油菜花海美如畫
    孟加拉國頭部連體女嬰將準備接受分離手術
    孟加拉國頭部連體女嬰將準備接受分離手術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869112139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