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高考歷程 | 從選拔精英,到人盡其才
2017-06-21 08:11:53 來源: 瞭望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從制度設置伊始,科學選拔人才就是高考的重要功能之一。

  剛剛過去的2017年高考中,將有超過700萬學子經過選拔進入大學學習;同年,約795萬大學生畢業,其中大部分將進入社會,補充到社會的各個方面。

  作為高等教育人才選拔的入口,高考以什麼標準選才、怎樣選才,不僅關乎為社會輸送什麼樣的人才,也對高中乃至整個基礎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

  恢復高考40年來,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眾化轉變,背後的人才選拔取向也隨之變化——從主要考查知識點和“唯分錄取”,轉變為注重考生能力和全面評價。高考不再只挑選精英,而是向選拔包括應用型、技術型在內的多元人才傾斜。最終目的,是將每個人放到合適的位置上,讓人人成才。

清華大學1977 級的學生在課堂上 攝影/瞭望資料

  從知識到能力

  “恢復高考的背景主要是國家渴求人才。”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顧明遠告訴《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上世紀70年代末的中國,百廢待興,人才匱乏與建設需求間的矛盾也越來越大。1977年5月,鄧小平提出:“靠空講不能實現現代化,必須有知識,有人才。”

  “通過考試擇優錄取人才進行專門化學習是快出人才、快出成績的最佳選擇。”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程方平説。

  事實上,恢復高考前,一些高校已開始重新招生,實行推薦入學制,但很多人因政審不過關錯失了機會。高考的恢復,改變了“推薦上大學”的招生方法,“分數面前人人平等,這是一個重大突破,適合當時的精英選拔。”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鐘秉林説。

  因準備倉促,1977年的高考由各省命題,一年後,回到了全國統一命題、統一考試的軌道上,並逐漸形成文科6門、理科7門的科目模式。

  受訪專家指出,這一階段的高考主要是考查基礎知識,偏記憶,對知識體係、思辨和實踐能力考慮較少。這一定程度上是為了緩解當時生源緊缺且品質不高的困境。

  恢復高考制度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高考都“身兼兩職”,既要選“尖子”,又要充當教學評價工具,這讓考試內容的設定有了很大局限性,也導致“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出現。80年代末,原國家教委決定建立並推廣高中畢業會考制度,承擔評價學生和學校的任務,這為此後高考科目設置多元化提供了空間。

  1991年發布的《高中畢業會考後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工作實施方案(試行)》指出,“會考後的高考,在考查基礎知識的同時,注重考查能力。”1999年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制度改革的意見》進一步強調,高考命題“總體上將更加注重對考生能力和素質的考查……要把以知識立意轉變為以能力立意。”同年,“3+X”科目改革開始推廣。

  “從實施3+X及其變種的高考科目設置來看,高考內容開始變得靈活、復雜起來。”湖北大學教育學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李木洲説。人才選拔標準逐漸從以基礎知識考查為主,向知識考查為基礎、綜合能力為導向傾斜。命題范圍由不超出教學大綱,到不拘泥于大綱、向學科體係發展。試題結構意識逐步凸顯,既有考查基礎知識的,也有考查歸納、分析、應用能力的題目。從考試內容來看,選擇填空等客觀題佔比減少,主觀開放型試題分值增加,試題要素也開始突出問題情景,注重與時事熱點相聯繫。

  “這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多元文化背景下人們追求個性化、追求差異化及創新性發展的內在需求。”李木洲説。

  全面評價人才

  不論知識還是能力立意,主要都是通過書面考試呈現。在相當長的時間裏,考試分數成為評價一個人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依據。

  筆試確有客觀、公平的特點,但無法測試出考生方方面面的能力。“以分數論英雄”造成重智育輕德育的片面化培養,有不同閃光點的人難以被這套選拔體係捕捉。

  “用一個標準衡量人才,所有人都不是人才。失敗的人肯定不被這個考試認為是人才,得高分的人也不是,因為他可能丟掉了優勢和興趣來追求分數。最終導致很多人不能成才。”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分析説。

  “唯分數論”還導致“考什麼教什麼”的應試教育屢治不愈,學生偏科,知識碎片化,成為只會考試的機器。

  “一個人只有知識和能力是不行的。要成為一個全面的人,還要有素質。比如品質、情操等等。”李木洲説。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德智體全面考核、擇優錄取”的選拔原則就被提出。此後,建立高中檔案、德體優秀考生降分錄取等舉措陸續出臺,但都未收到理想效果。

  “對學生進行全面考核,做起來確實比較難”。鐘秉林説。他認為這和中國教育規模大、差異大,素質考核難以量化,缺乏可比性有關。同時由于誠信體係還不健全,實際運作確實很難。

  80年代中期,素質教育的概念被提出。顧明遠告訴《瞭望》新聞周刊記者:“素質教育就是針對‘應試教育’提出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中小學生的整體素質。”

  此後,如何全面有效測評學生素質的探索一直沒有停止。2002年,教育部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首次提出在基礎教育階段實行綜合素質評價。2008年,又提出“建立和完善對普通高中生的綜合評價制度,並逐步納入高校招生選拔評價體係。”

  “初期的高考選拔是社會本位,強調經濟、政治價值對人才的需求。現在強調人本價值,人的全面發展。”鐘秉林説。

  2010年發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要“更新人才培養觀念,樹立多樣化人才觀念,尊重個人選擇,鼓勵個性發展,不拘一格培養人才”。由此,“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制度正式提出。

  在此基礎上,2014年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提出探索“兩依據一參考”,即依據統一高考成績、依據高中學業水準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進行錄取。上海、浙江成為率先啟動改革的試點省份。

  受訪專家指出,“兩依據一參考”促進了高考從單一標準向全面評價學生轉變,衡量人的尺子,由一把變成了多把。一方面,學業水準考試科目全覆蓋,有助于防止偏科,形成更加全面的知識結構。另一方面,根據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意見》,綜合素質評價將從思想品德、學業水準、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五個方面進行記錄。評價一個學生,不再是“考三天”,還要“看三年”。這也為培養選拔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奠定了基礎。

  這些舉措也對高中教學産生了影響。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談松華指出,試點中的不少學校開始注重生涯教育,“選課走班”正成為常態。“選考需要選課,選課必然走班,必然有小班制、選課制、走班制,這對高中來講就是改革,推動更加個性化的教育。”

  但不可否認,其中還有許多問題有待明確。比如只作為“參考”的綜合素質評價怎麼切實發揮作用;如何避免暗箱操作,如何做到真實可信而不是“萬人一面”。

  鐘秉林認為,這需要在人才培養體係改革上下功夫。比如豐富校園生活,建設社會實踐基地。同時要加快建立誠信檔案體係,完善資訊公示制度和社會監督機制。

  多元化選拔人才

  恢復高考的最初幾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不到1%,只有頂尖人才才能進入大學深造。“那時是精英教育階段,參與競爭的總量有限。”談松華對此解釋説。

  另外,那時大學生畢業後由國家分配工作,享受幹部待遇。“那時主要還是選拔幹部。當時公務員制度不健全,有段時間高考在扮演這個角色。”李木洲説。

  轉折出現在1999年。這一年高校擴招,招生規模迅速擴大。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達到15%,進入大眾化階段。而隨著中國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有高等教育需求的人群大大增加。這就對多元選拔、分流培養提出了要求。

  “過去缺乏的是精英,尤其是科學技術人才。隨著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國家不僅需要精英人才,還需要技術工人、有文化的農民等多元人才。以前也需要,但條件達不到,只能集中力量滿足最迫切的需求。”顧明遠説。

  多元選拔也符合人的天性。程方平介紹説,多元智能理論指出,人類智能分8~10個大類,學術重視的邏輯和數學智能,只佔全類的15%,精英化的高等教育就是針對這15%,而多元選拔則要為100%的學生服務。

  此後,如春季高考、保送生、加分政策以及影響較廣的自主招生等一係列舉措陸續出臺。這些舉措無疑擴大了“不拘一格”選人才的操作空間,但儲朝暉也指出,很多地方沒有真正引用專業評價,缺乏監督機制,容易滋生腐敗。

  此外,錄取規模小、影響有限也是困境之一。“保送生全國只有5000個。自主招生有一個通俗的説法,全國只有5%的高校有5%的自主招生權,而且它就是為了選拔天才怪才或者綜合能力特別強的一類人。選的只是精英裏所謂的多元型人才,但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多元。”李木洲説。

  這需要在更大范圍上,將不同人才選拔到研究型、應用型、高職高專等不同類型的高校中去。而這些高校培養目標不同,選拔標準自然不同,一張試卷已經不能“包打天下”了。將高職院校考試招生與普通高校分開進行的分類考試,應運而生。

  “分類考試既利于引導學生根據興趣與特長,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和方向,也利于高校根據自身辦學優勢與特色,選拔到志趣合一的培養對象,提高因材施教的精度與準度。”李木洲指出。

  根據《實施意見》,高職院校考試招生實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評價方式。2015年通過分類考試錄取的學生已佔高職院校招生總數的一半,今年將成為主渠道。

  談松華表示,建立分類考試、多元錄取、自主招生、推薦錄取、定向錄取等多樣的選拔錄取方式,目的就是讓學生有多種成才途徑。而多元選拔正是建立在綜合評價人才的基礎之上,是科學選拔人才的重要一步。

  此外,新高考改革中,填報志願專業優先、英語一年多考、取消文理分科等舉措,都在為科學選才摸索道路。

  “科學的選拔人才,就是根據不同學校和專業對人才要求的不同,把合適的人選拔到適合的地方。最終實現人人成才。”談松華説。”(記者徐歐露 刊于《瞭望》2017年第25期)

+1
【糾錯】 責任編輯: 陳俊松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天空之眼”瞰大連
    “天空之眼”瞰大連
    霧鎖琴島 美如仙境
    霧鎖琴島 美如仙境
    探訪“第三極”科考色林錯大本營
    探訪“第三極”科考色林錯大本營
    向陽花海練瑜伽
    向陽花海練瑜伽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31121180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