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這是我做夢都想不到的”--搬遷後蘇福珠的幸福生活
2017-03-12 09:45:55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南寧3月12日電 題:“這是我做夢都想不到的”--搬遷後蘇福珠的幸福生活

    新華社記者劉偉、吳小康、曹祎銘

    70歲的蘇福珠正在距老家30多公里的新居裏生活。2年多前,在政府幫助下,他們舉家搬到縣城的移民小區。

    蘇福珠的老家在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六也鄉茶油村,與縣城的直線距離並不遠。村莊位于喀斯特地貌山區,那裏大山林立、嚴重缺水缺土,農民只能在石頭縫裏種莊稼。以前未通硬化路時去鄉裏需步行4個小時,去縣城往返一趟要近10個小時。為趕路,不少村民都是淩晨四五點就出門。除非外出辦事,村民們一般不願離開家。

    如今坐在窗明幾凈的樓房裏,蘇福珠有時會想起老屋以前的模樣。老屋建于上個世紀20年代,從蘇福珠的爺爺到蘇福珠的孫女,足足五代人在此住過。房子屬于當地典型的木頭結構建築,共分三層,一樓養牛,二樓住人,三樓存放糧食。記者在當地採訪,經常會見到這樣的房屋。由于木板密封性不好,房間裏充斥著一股濃重的牲畜糞便味。

    守著窮山過慣了苦日子。三畝山地種出的玉米,僅夠蘇福珠一家糊口。靠在院落裏養牛、豬和雞,辛辛苦苦積攢下的錢大多花在了修葺老房子上。“房子年代久了,木頭腐朽了,瓦片容易斷裂。”29歲那年,蘇福珠生下兒子蘇利,蘇利30歲結婚,兩年後生下女兒,父子二每人平均屬于晚婚晚育。“沒有辦法,家裏實在太窮,住的地方又閉塞,想討媳婦不容易。”

    如何走出大山呢?從電視裏看到外面的世界,蘇福珠憧憬著。兒子蘇利17歲初中畢業後,跟隨別人到廣東打工,這是老蘇家第一個到大城市謀生的年輕人。然而,在城市站穩腳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辛苦1年後,蘇利又回到了老家。

    68歲這年,喜從天降。2014年當地黨委、政府加大了對生態惡劣地區貧困群眾的搬遷力度,蘇福珠趕緊報了名。作為較早一批搬遷戶,蘇福珠得到國家4.8萬元購房補助,加上15萬元貸款,他們在縣城“民族新城”易地搬遷小區裏購買了一套140平方米住宅。“這是我做夢都想不到的。”

    搬到城裏後,蘇福珠一家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為讓搬遷群眾在城裏穩得住、能致富,當地政府利用優惠政策在移民小區附近引進了數十家電子廠、制衣廠,方便進城群眾就業。蘇福珠在小區裏找到一份保安工作,月工資1300元。他和老伴每個月還分別享有90元養老補貼,此外外出打工的兒子和兒媳每月還寄來1000元生活費,蘇福珠和老伴、孫女3人吃穿不愁。

    “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斬斷窮根、摘掉窮帽”,這是寫在大化縣“民族新城”易地搬遷安置小區大門口的標語。大化瑤族自治縣縣委書記楊龍文説,“十三五”期間,大化縣扶貧移民搬遷工程計劃完成搬遷安置7749戶,2016年完成搬遷3617戶。

    蘇福珠告訴記者,去年老家有人捎來話,老屋倒塌了。“塌了就塌了,我不心疼。”今年3月的一天,他又回到了老家,看到院落裏瓦礫成堆、殘壁斷垣,磚縫裏冒出了野菜。望著已經廢棄的火灶、大石缸、豬圈,蘇福珠試圖揀點能用的東西捎回城裏,一無所獲。“沒有能用得上的。”他説。

+1
【糾錯】 責任編輯: 李海韻
相關新聞
  • 最高檢督辦69個易地扶貧搬遷項目 涉17個省區市
    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發改委、國務院扶貧辦近日聯合發出《關于對第一批重點易地扶貧搬遷預防監督項目挂牌督辦的通知》,決定對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西灣子鎮刷見草溝村和東南溝村等69個“十三五”重點易地扶貧搬遷預防監督項目挂牌督辦,重點查辦和預防5類職務犯罪。
    2017-03-10 08:56:24
  • “80後”村民羅遵富移民搬遷記
    不久前,“80後”村民羅遵富一家從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深山溝移民搬遷到了州府都勻市。
    2017-03-07 23:34:30
  • “金句良言”:“要從‘搬遷戶’轉變為‘搬遷富’”
    每年全國兩會有許多來自基層的代表委員,帶來參與經濟社會建設的實踐經驗和感受,留下很多履行職責、參政議政的“金句良言”。
    2017-03-06 01:26:34
新聞評論
    亞投行迎來香港、加拿大等13個新成員
    亞投行迎來香港、加拿大等13個新成員
    直擊空軍學員夜間飛行訓練
    直擊空軍學員夜間飛行訓練
    北京:春雪或伴春雨至
    北京:春雪或伴春雨至
    英國議會大廈附近發生襲擊事件
    英國議會大廈附近發生襲擊事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5112061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