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感受生命三度——新華社記者再上我國海拔最高鄉
2017-01-30 20:29:42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拉薩1月30日電 題:感受生命三度——新華社記者再上我國海拔最高鄉

  新華社記者張曉華、邊巴次仁、張京品

  空氣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40%,年平均氣溫零下7℃,平均壽命49.5歲;

  2016年農牧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10110元,在西藏眾多鄉鎮中率先脫貧摘帽。

  這裏就是海拔5373米的西藏山南市浪卡子縣普瑪江塘鄉,被譽為“世界之巔”的我國海拔最高鄉。

  近日,新華社記者再上普瑪江塘,在這片生命的禁區,採訪常年堅守這裏的鄉鎮幹部、邊防官兵和普通群眾,觸摸他們以常人無法企及的精神所創造的生命高度,感受他們澎湃向上的生命溫度,更感嘆他們短暫卻充滿張力的生命長度。

  忠誠戍邊創造生命的高度

  35歲的陳科民,消瘦,廣西人,新婚不過2個月。

  2014年7月,作為一名援藏軍官,陳科民離開昆明,來到了西藏。

  “告訴你一個好消息,還有一個壞消息,先聽哪個?”分配工作時,領導問陳科民。

  “先聽好消息吧。”

  “好消息是你被分配到離拉薩相對近一些的派出所,壞消息是那裏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派出所。”

  期許、興奮、擔憂。帶著復雜的情緒,他來到普瑪江塘擔任派出所教導員。

  普瑪江塘的地勢高,來這裏的人都説普瑪江塘找不到山,因為人已經在山頂上。

  緊鄰不丹邊境,雖僅有25公里的邊境線,但常年踏冰涉雪巡邏、守衛國土是邊防官兵最主要的工作任務。

  肆意的大風,清冷的街道,流竄的野狗和零下20攝氏度的最冷氣溫,給普瑪江塘增加了無盡的孤獨。

  “普瑪江塘雖然海拔高,條件差,但這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土。我選擇來到這裏,就要忠于自己的職責。”27歲的藏族戰士洛桑説。

  作為邊防部隊愛民固邊工程的一項新內容,官兵們還和當地貧困群眾結對認親,提供力所能及的幫扶。

  就讀于拉薩高中的羅布群旦,家庭收入微薄。陳科民主動和他結對子,幫助購買高考復習資料,衣服和鞋子。

  8名邊防戰士,除了2名80後,其他6名都是90後,最小的只有22歲。

  “最難的是找對象。老媽給我提了幾次相親的事,都被我拒絕了。”來自湖南農村的祝興,今年23歲。

  比起年輕戰士,高建學憂心的則是他這次不得不離開這裏。

  年初,組織給高建學下了死命令,必須調離普瑪江塘,並且安排到了海拔只有一千多米的勒布溝。在此之前,這位27歲的哈尼族戰士,已主動申請兩次留在了普瑪江塘。按照邊防部隊的規定,工作滿3年就可以選擇調離。

  “這裏是我們的國土,每一個工作生活在這裏的人,都是我們祖國的坐標。在這裏,我更能感受到軍人的價值,感受到生命的高度。”高建學説。

  苦幹擔當延伸生命的長度

  海拔5373米的普瑪江塘無疑是“生命禁區”。

  2016年,這裏農牧民群眾平均壽命49.5歲。這一年,全國每人平均壽命超過76歲,西藏每人平均壽命超過68歲。

  因為壽命短,超過60歲可以享受的養老保險,在普瑪江塘,很長一段時間裏沒有人能拿到。

  這件事讓格桑確拉揪心無比。35歲的格桑確拉,皮膚黝黑。幾年來在普瑪江塘的堅守,使得他的頭髮越來越少,關節炎越來越嚴重。

  2014年7月,他主動申請到普瑪江塘鄉擔任鄉長。半年多前他擔任了鄉黨委書記。

  從擔任鄉長到轉任書記,他一直通過各種會議和匯報材料向有關部門反映養老保險的事情。

  數年的努力終得回報。去年底,上級部門同意將普瑪江塘鄉領取養老保險人員年齡放寬至50歲。

  申請項目修建幹部周轉房,分發過冬飼草,調解矛盾糾紛,開展“感黨恩”主題教育活動……格桑確拉生怕自己浪費一分一秒。

  按規定,他已可以輪崗到海拔低一些的鄉鎮或縣機關工作。“再待一段時間,有幾件為牧民辦的事還沒有辦完。”他堅定地説。

  把普瑪江塘鄉所有村落建設成生態小康示范村,就是格桑確拉未完成的心願之一。“今年工程有望進入正式實施階段,總投資近3億元。”他向記者展示了鄉村規劃圖紙和民房設計圖紙。

  除此之外,邊境黨建長廊建設,把所有商戶集中到已建成的邊貿市場裏,繼續做深普法教育和宣傳……這些都是格桑確拉今年要帶領大家做的事。

  普瑪江塘的太陽只有光照,沒有溫度。

  當記者在鄉政府辦公樓前的陽光屋裏採訪鄉人武部部長扎西的時候,呼嘯的大風肆意虐打窗玻璃。雖然身穿軍大衣,可説話間扎西的嘴唇不停發顫,記者的雙腿不由發抖。

  幾輛拖拉機“突突”地來到了鄉政府門前。格桑確拉立即起身往外走。這一天,又是分發防災抗寒飼料的日子。雪災是普瑪江塘最常見的自然災害,他們要做好一切準備。

  浪卡子縣委書記次仁羅布説:“包括格桑確拉在內的鄉黨委班子,在那麼艱苦的地方不是熬著、等著,而是帶領幹部群眾積極工作,充滿幹勁兒。”

  幹勁兒正結出累累碩果。

  2016年,普瑪江塘鄉下轄的6個行政村284戶、1031人全部脫貧。

  2016年,普瑪江塘鄉住院分娩率100%,新農保參保率100%。

  格桑確拉説:“唯有我們不斷努力,才能彌補普瑪江塘人短暫的生命長度。”

  政策陽光提升生命溫度

  沿著水泥路,走進薩藏村一座低矮的土石房。狹小的屋子裏,火爐燒著牛糞,嶄新的電暖氣散發著熱氣。

  村民達娃普赤正在編織氆氌。

  7歲的兒子雲丹嘉措自小殘疾,雙腿無法站直,靜靜地看著織機。

  説起生活,達娃普赤很快打開了話匣子。

  丈夫索朗多吉是邊防派出所的輔警,每年有1萬多元的收入;自己作為野保員,每年有3000元的收入;每年邊民補貼3000多元,草場補貼7000多元,加上織氆氌4000多元的收入,年收入近3萬元。

  “我們能摘掉貧窮的帽子,能有今天的生活,靠的是政府的政策,感謝共産黨!”聽説今年邊民補貼將提高1000元,達娃普赤笑了。

  對于她來説,更好的消息是,經過鄉黨委政府的積極聯繫,對口的湖南援藏工作組答應今年帶她的兒子到內地接受治療。

  感恩的話不止在薩藏村。

  沿著新修好的柏油路驅車前行幾公里,便是沙空村。那裏海拔5600米,家家戶戶房頂上插著的五星紅旗格外鮮艷。

  31歲的索朗卓瑪家坐落在村頭。

  一年前,她家花了6萬多元,將過去的土石房改建成了現在的石木結構。

  走進屋裏,映入眼簾的是“習近平總書記與西藏人民心連心”巨幅畫像,畫像上挂著嶄新的哈達。屋裏幹凈整潔,兩個孩子躺在被窩裏看電視。

  索朗卓瑪説,家裏養了71頭牦牛,去年賣了5頭,收入4萬元。“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習近平總書記。”

  2013年,記者第一次來到沙空時,山南市公安處的駐村幹部正指導村民白珍種植蔬菜。這次在沙空村,記者碰到駐村幹部達娃頓珠,他正在統計村裏各年齡段的人口,為發放邊民補貼和養老保險做準備。

  順著村裏的小路,記者來到普布家。她的女兒斯達卓瑪去年考上了西藏農牧學院,成為村裏第一個大學本科生。

  “考上大學時,鄉裏補助了1000元,駐村工作隊也幫助了1000元,到了學校也不用交學費,心裏無比感謝政府!”

  已經脫貧摘帽的普瑪江塘鄉有著更高的憧憬。

  格桑確拉説,全鄉6個村的生態小康示范村居工程規劃已經批復。今年5月天氣轉暖時,全鄉的房子將從目前的土石結構統一建設成水泥鋼筋結構。

  “普瑪江塘是很冷,但有了黨中央、習近平總書記的關懷,我們從內心裏感到濃濃的暖意。”格桑確拉説,他到普瑪江塘之初,就發誓要讓這裏的人們過上幸福的生活,他將不忘初心,讓普瑪江塘的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

點擊查看專題
點擊查看專題

+1
【糾錯】 責任編輯: 年巍
相關新聞
  • “記者同志,請加我微信吧”——訪脫貧後充滿希望的湖南小山村
    農歷雞年新春時節,湖南西部雪峰山麓下的懷化市洪江區桂花園鄉石板橋村,一條平坦的硬化道路直通農家,翠竹漫山遍野,冒著嫋嫋炊煙的新農舍,掩映在一片竹林中。
    2017-01-30 19:16:11
  • 陜西省洋縣岩豐村脫貧攻堅見聞
    隆冬時節,記者來到秦嶺深處的岩豐村採訪。一場紛紛揚揚的瑞雪把這裏裝扮得銀裝素裹。農戶家新貼的春聯、窗花,透出年的味道。嬉鬧的孩童三五成群點起鞭炮,又捂著耳朵四散跑開,留下劈裏啪啦之聲在山間回響。
    2017-01-29 20:24:01
  • 山東萊蕪:庭院經濟唱起脫貧大戲
    新華社記者王子辰  新春佳節,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口鎮古城村村民崔玉鳳比往年要更忙碌一些。
    2017-01-29 17:53:24
新聞評論
    亞投行迎來香港、加拿大等13個新成員
    亞投行迎來香港、加拿大等13個新成員
    直擊空軍學員夜間飛行訓練
    直擊空軍學員夜間飛行訓練
    北京:春雪或伴春雨至
    北京:春雪或伴春雨至
    英國議會大廈附近發生襲擊事件
    英國議會大廈附近發生襲擊事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111120394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