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打通科學進入課堂的通道
2016-09-30 08:24:33 來源: 人民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要充分考慮到孩子認識世界的方式和特點,積極探索科學內容在實際教學中的可行性,避免生硬照搬概念,把科學描繪得高深莫測,令人望而生畏

  9400多場重點活動,吸引約兩億人次參與……從田間地頭到學校講臺,從科技展館到養殖園區,剛剛過去的全國科普日,“科普”成為全民關注的熱門話題。

  科普“普”給誰?雖然面向全體公眾,但青少年應該是科普工作的重中之重。美國國家研究理事會的研究報告顯示,在中小學時期參加過科學探索活動的學生,比其他學生更可能選擇科技作為未來的職業,並且將終生關注科技發展。在中小學課堂開設科學探索課,提高青少年對科技的興趣,使他們的科學思維得到初步訓練,對于國家未來發展至關重要。

  當前,我國的中小學科學教育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科普工作主要在校外開展,與學校的課堂教育結合不夠緊密;比如,科學教師大多非科學專業畢業,科學課上成了手工課;再比如,課程內容多為驗證或表演性質,缺乏真正的科學探究……這樣的科學課,激發不了學生的科學熱情,也無法有效培養他們的科學思維。因此,建立校內外相融合的科學教育體係,使校內科學課和校外科普活動雙管齊下,全面提升中小學生的科學素質,就顯得重要而緊迫。

  推動中小學科學教育發展,首要一點,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學校希望找人做科普講座,但不知道該找誰;科學家希望進校園講課,卻不知道該與誰聯繫,這種尷尬的情況並不鮮見。就此而言,一方面,要完善相關政策,鼓勵和引導受過專業科學訓練的高學歷人才進入中小學教育係統,解決好他們在職業發展、職稱晉升等方面的後顧之憂。另一方面,科學課程涵蓋的內容往往涉及多個學科,單一任課老師可能難以勝任,各級教育部門不妨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鼓勵、邀請科研人員、大學老師、博士後和研究生等進校授課,慢慢培養出一支來源廣泛的科學教育專業隊伍。

  在解決好師資問題的同時,應進一步構建科學合理、主題清晰、符合青少年年齡和心理特徵的教材體係。要充分考慮到孩子認識世界的方式和特點,積極探索科學內容在實際教學中的可行性,避免生硬照搬概念,把科學描繪得高深莫測,令人望而生畏。教學過程中,注意多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和現象出發,解答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多注重探索性,讓學生在動手和動腦中學會觀察問題、思考問題,通過實踐培養學生使用因果推理、歸納總結等科學方法的能力,從而使科學精神“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再進一步,可以吸納具有教育經驗和熱情的科學家、科學教育專家,進入中小學教學品質評估組和中高考命題組。把科學探索的元素適當納入中高考,實現精準導向,確保科學課不會變得可有可無。如此,重視科學普及、科技創新的熱潮,才有可能逐漸從學校、老師、家長傳遞到整個社會。

  青少年科學教育,關係到中國科技發展的未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説到底,打通科學進入課堂的通道,最重要的是教育主管部門和科普服務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調。盡快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將豐富的科學知識、科普活動和優質科普資源與公眾共用,無疑是最明智的教育選擇。

  (作者鄭永春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副研究員、科普中國形象大使)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強
新聞評論
    亞投行迎來香港、加拿大等13個新成員
    亞投行迎來香港、加拿大等13個新成員
    直擊空軍學員夜間飛行訓練
    直擊空軍學員夜間飛行訓練
    北京:春雪或伴春雨至
    北京:春雪或伴春雨至
    英國議會大廈附近發生襲擊事件
    英國議會大廈附近發生襲擊事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2601293076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