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大國工匠”樓宇峰:我願為傳統手雕工藝守匠心、傳匠藝
2016-07-27 19:05:12 來源: 中青線上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學成是十年磨一劍,堅守是一生煉一心

  “大國工匠”樓宇峰:我願為傳統手雕工藝守匠心、傳匠藝

   手工雕刻藝術,即創作者不借助雕刻機,用榔頭、鑿子和刀子等工具依靠手工以1:1的比例直接在鋼坯上雕刻圖案模具,然後淬火、壓印的技藝。

   手雕工藝,源遠流長。自産生至今,已在中國有著幾千年歷史。斧鑿刀刻,一雕一琢,一點一線皆是學問和工匠們“十年磨一劍”的功夫。

   在有著近百年歷史的上海造幣有限公司,記者見到了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産手工雕刻藝術第四代傳承人——樓宇峰。

   在這近40年的手雕創作生涯中,樓宇峰用過的刻刀可以説是不計其數。但有兩把是最重要的,一把被拿在手裏,雕刻的是藝術品,另一把被印在了心上,雕刻的是一份工匠心。

(圖片説明:手雕藝術第四代傳承人——樓宇峰)

   這是一場“學藝修心”之旅

   1978年,18歲的樓宇峰考入上海造幣廠技校,拜第三代錢幣手工雕刻傳人龔宜亭為師,由此開始了他的藝術創作之路。

   “其實進校時也談不上有多喜歡,只是覺得這是一個留在上海工作的機會。但過了一段時間,就慢慢發現了其中的魅力。要知道這個工藝在中國可是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啊!”年近花甲的樓宇峰開始向記者講述起30多年前的往事:“當時我一點美術基礎也沒有,但這個行業你沒有美術知識做基礎又是不行的,那就得學啊!”

   于是,樓宇峰參加了課外美術培訓,不惜放棄自己的休息娛樂時間,認真學習美術知識,鑽研手雕技術,以彌補自己專業基礎上的缺陷。

   “最開始的時候我是跟著師傅學翻壓模具,手雕是後來才慢慢學習的。相對于翻壓模具,手雕對于技藝的要求更高。當時也是受到一些事情的觸動,才下定決心要學習手雕。”

   功夫不負苦心人,樓宇峰身上肯鑽研、肯吃苦的勁頭兒使他很快便對手工雕刻技藝熟悉了起來,也加深了他心中對傳統手工藝術的興趣和摯愛。

(圖片説明:這些年樓宇峰不知用壞了多少刻具 受訪者供圖)

   樓宇峰對記者説道:“當時我們學手雕的主要目的在于服務生産。制作出的模具在翻壓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缺陷,我們就是靠手雕技藝去修復這些缺陷。説白了,就是為模具動手術。”

   服務生産,修復模具缺陷,這是手雕工藝起到的一個主要作用。而手雕雕刻藝術作品,則是手雕技藝的一個進階階段,而這是需要10年、2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技藝積累才能駕馭的。

   “一個好的作品出來,必須要精細、到位,這需要我們對實物的樣子做全面細致的觀察。有段時間我正在創作寫實作品荷花,我前前後後去了十多次荷塘,去觀察、臨摹荷花,以達到最逼真、最好的效果。”

   手工雕刻作品講究形神兼備,對技師鑽勁與韌勁的要求同樣很高。對剛剛踏入這個領域,並且又生性好動的樓宇峰來講,這不僅是“學藝”的過程,也是一段“修心”的過程。

(圖片説明:專注工作中的樓宇峰 受訪者供圖)

   “當時才20出頭,也是很頑皮的啊!”為了磨煉自己的性子,樓宇峰經常在大家午休的時間,一個人留在車間裏,拿著師傅的作品觀察、揣摩。下班後,他也會繼續伏在工作臺前,拿著工具一遍遍練習,直到眼睛和脖子感到疼痛。

   孤獨的燈光、伏案的背影、手上的老繭和疤痕、案臺上一把把用壞了的刻刀...這些都是這位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曾經那段學藝修心之旅的見證者。

   手雕是技師的事業 每一件都要精益求精

   1994年,樓宇峰開始了獨立創作《宋人畫選第二組》“出水芙蓉圖”的過程。

   “如何把明面的畫作轉化成為有質感的立體銅章?荷花的花瓣該如何凸顯?荷葉的經脈又如何展示?這都是我當時所面對的難題。”樓宇峰對記者説。

   除了發揮想像力,樓宇峰經常跑到公園荷塘去近距離觀察荷葉、荷花,紀錄荷花的各種形態,經常一待往往就是一整天。有時為了解決一個問題,樓宇峰甚至廢寢忘食,不思茶飯。

   “那裏效果不好,重來,這裏不到位,再重來,反反覆復,大概刻了一年多吧,我才完成了“出水芙蓉圖”的全部創作。”

   面世的“出水芙蓉圖”設計大氣、雕刻精巧,不僅把西洋雕刻和中國民間雕刻進行了完美的融合,逼真地演繹出了宋人畫選的意境,也把《宋人畫選》係列銅章的創作推向了一個高潮。

   而這件作品也成為了樓宇峰個人創作的巔峰之作。

   在隨後的幾十年從業經歷內,樓宇峰又相繼完成了“宋人畫選之《白頭叢竹圖》手雕銅章”“宋人畫選之《榴枝黃鳥圖》手雕銅章”等多個作品,參與眾多重大項目,無論是産量還是品質,都得到了業內和市場的肯定。

   (圖片説明:樓宇峰代表作品《宋人畫選第二組》“出水芙蓉圖” 受訪者供圖)

   作為手雕工序總負責人,樓宇峰通過開展技師講壇,召集部門所有手雕人員進行集授業並就生産過程中的難點進行解析探討。

   “手雕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産,與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産還是有著一定差別的。現在機械越來越發達了,但是手工雕刻作為修正機器雕刻模具的重要手段,它具有一定的生産工藝價值,所以不斷完善和提高工序人員的手雕技藝仍是非常有必要的。”樓宇峰説。

   從手雕的常用工具、雕刻手法、雕刻過程中所涉及的各種制模技藝以及模具制作流程等方面對工序人員進行由淺至深的講解。同時,技師講壇也邀請機雕、研磨等其他相關工序人員進行共同學習,促進班組間工作的配合默契度,提升整個部門的工作效率。

   老工匠的傳承之惑:“我不想帶走這身技藝”

   “傳統工藝,保護難,傳承更難,尤其是在現代社會。”説到中國傳統工藝普遍面臨的傳承與保護問題,樓宇峰面露凝重,言語中難掩無奈。

   “一名優秀手雕技師的培養需要10年甚至20年的不斷學習和磨煉,不但‘見成績很慢’並且‘過程很難很難’,聰明固然重要,但沒有勤學苦練,再聰明也是沒用的。”樓宇峰一邊向記者展示手雕作品,一邊説道,在當下這個追求經濟效益的社會,能堅持下來的人不容易啊,有多少年輕人願意用20年學這個啊!

   手雕作品需反覆打磨而成,一名手雕技師的培養則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

   樓宇峰帶教了3名徒弟,將多年的手雕工作技藝和經驗悉心向弟子傳授。他會根據徒弟個人情況,因材施教。但無論方法怎麼樣,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對徒弟的嚴格程度非常高,就如同他對待手雕作品一樣。

   “我跟著師傅學習也快20年了,剛開始學時,光學刻直線就要半年多,就像達芬奇畫雞蛋似的。直線刻的可以了,就學刻S。S可以了,就是三角、五角星,然後就是1234...ABCD...聽聽很簡單,但每個階段就是多半年,每天從早到晚,天天如此。”回憶起學藝時的故事,現在已經是手雕技藝第五代傳人的徒弟王峻松依然記憶尤新。

   “直到有天師傅覺得可以了,就給你個樣子,我們就照著刻,刻出來師傅告訴你哪裏不行,然後回去繼續刻,要反覆幾次。等到這個東西刻的可以了,換個東西,繼續刻。我們就跟這個手雕作品一樣,也是要經過反覆打磨,但這個打磨過程可能就是10年、20年,是非常難熬的。現在對我們來講,手雕已經是我們人生的一部分了,説放棄那是不可能的了!”

   “我們那時學藝,想學卻苦于沒人教。現在是我願意去教,可沒有人願意學啊!我是真的擔心我們這項技藝以後沒有人繼承了。”樓宇峰輕輕撫摸著桌上的雕刻工具,像對待多年的老朋友一樣,“我還有幾年就要退休了,這身技藝我真的是不想帶走啊!”

   學會不易,學成更難;做容易,做一輩子難。學成是十年磨一劍,堅守則是一生煉一心。

   我們經常説“一輩子做了一件事,一件事做到了極致”,也許這就是樓宇峰這位手雕傳承人的真實寫照。也正是因為有了樓宇峰這些願意堅守手雕工藝的匠人們,傳統技藝與錢幣文化才能夠在今天依然煥發著時代光彩。(記者 張冀北)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強
新聞評論
    亞投行迎來香港、加拿大等13個新成員
    亞投行迎來香港、加拿大等13個新成員
    直擊空軍學員夜間飛行訓練
    直擊空軍學員夜間飛行訓練
    北京:春雪或伴春雨至
    北京:春雪或伴春雨至
    英國議會大廈附近發生襲擊事件
    英國議會大廈附近發生襲擊事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2601291835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