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優秀傳統文化是治國理政的重要教科書
2016-05-09 08:18:33 來源: 北京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習近平同志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用馬克思主義觀點來看,從廣義上講,它是中華民族五千多年來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從狹義上説,則是指意識形態、上層建築領域的東西,如儒家、道家、兵家、墨家等諸子百家的優秀文化,簡直就是包羅萬象。

  優秀傳統文化是治國理政的重要教科書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歷史借鑒

  習近平同志指出,“中國共産黨人始終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都注意汲取其中積極的養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也可以為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啟發。”從這個意義上講,優秀傳統文化也可以成為治國理政的重要教科書。

  改革開放30多年後的今天,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歷史文化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習近平同志要求重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借鑒和運用。他的許多講話,如《運用歷史智慧推進反腐倡廉建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結合實際,大量引用傳統文化經典中的名言、名句來闡述,其中《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即與北師大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共6000多字,引用古典名言名句達44條之多。如孔子的德治仁政思想所主張的以德治國、以文化人;提倡修德,“忠信篤敬”“君子喻于義”“言必信,行必果”;強調“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認為這些是今天我們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之一。

  習近平同志在《運用歷史智慧推進反腐倡廉建設》的講話中提出,“需要積極借鑒世界各國反腐倡廉的有益做法,也需要積極借鑒我國歷史上反腐倡廉的寶貴遺産。研究我國反腐倡廉歷史,了解我國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國歷史上反腐倡廉的成敗得失,可以給人以深刻啟迪,有利于我們運用歷史智慧推進反腐倡廉建設。”進而提出,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的思想。他在談到毛澤東在延安的“窯洞對話”,即朝代輪換周期律問題時説,今天我們黨反腐倡廉的鬥爭,是歷史上黨反腐倡廉的繼續,使共産黨能永遠保持先進性和執政地位。得民心者得天下,不反腐倡廉,就可能亡黨。國民黨歷史的變化就是一面歷史的鏡子,它由成立初期的進步黨,發展到後來不斷腐化、老化、分化,失去民心,先是敗退大陸,後則由民進黨取而代之。

  儒家思想不能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主體內容

  近年來,社會上出現了傳統文化熱,特別是一些電視節目如百家講壇的開播,把國學推向了一個全新的高度。應該説,這對弘揚中國傳統歷史文化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也出現了另一種過頭的傾向。這是與我們黨歷來對待歷史傳統文化的態度和政策背道而馳的。

  大家知道,所謂傳統文化,實際上就是以儒學為主要內容的儒家思想文化,它是封建社會經濟基礎的産物,反映的是封建社會的上層建築和意識形態。因此,它既不能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指導思想,也不能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主體內容。

  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是批孔的,他認為,“凡屬主張尊孔讀經、提倡舊禮教舊思想、反對新文化思想的人們”,是屬于“半封建文化、奴化思想文化”。魯迅《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一文中曾説:“孔夫子曾計劃過出色的治國的方法,但那都是為了治民眾者,即權勢者設想的方法,為民眾本身的,卻一點也沒有。”

  如何認識和對待儒家思想?中國思想學術界,從司馬遷至今,一直存在分歧。我認為,儒家之道乃王者之道,其主體意識是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它壓制制度內部的任何改革,是有負面作用的,比如,第一,儒家主張泛道德主義,認為道德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強調德治(崇尚道德教化)、禮治(崇尚尊卑區別)和人治(崇尚榜樣示范),它與現代法治存在諸多衝突矛盾。法治強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應該説,道德在現代國家治理中起重要作用,但起決定作用的是法治。第二,孔子提出平均、趨同求一的思想。他説:“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這對防止兩極分化有一定警示作用,但孔子思想的落腳點是主張經濟上平均。

  我們應該歷史地、辨證地看待孔子及儒家思想,他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學問家,是中國文化的一張名片!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學術,自漢武帝到清朝的2000多年時間裏,一直佔頭把交椅的重要位置,它對中華文化的影響極其廣泛和深刻。

  堅持批判揚棄的科學態度

  有人説,傳統中國人沒有信仰。其實是有的,這就是“三教合一”的信仰,即“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其實,道教對中國的士大夫而言也是治心的,是一付治療精神疾患的“雲南白藥”。為什麼會如此呢?因為封建統治者2000多年來一直把儒家思想作為統治思想。

  對待傳統文化,應該取批判揚棄的科學態度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因為社會制度變了,經濟基礎變了,上層建築也應有變化。毛澤東曾説過,“清理古代文化的發展過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華,是發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條件;但是決不能無批判地兼收並蓄。必須將古代封建統治階級的一切腐朽的東西和古代優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帶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東西區別開來……對于人民群眾和青年學生,主要地不是引導他們向後看,而是要引導他們向前看。”他還指出,就孔子儒家思想統治中國2000多年,禁錮人們的思想,也應該受到批判,但他也不是全盤否定,而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對孔子的中庸觀點,毛澤東就對它進行一分為二的分析:“孔子的中庸是孔子的一大發現,一大功績,是哲學的重要范疇,值得很好地解釋一番。中庸的合理性,在于肯定事物的安定性,從這個意義説,它是辯證的一個要素,但‘中庸’整個(整體)是反辯證法的,因為它害怕量變引起質變……把舊質絕對化,即把平衡作為追求事物的最高目標,否定鬥爭、變革等,把舊質絕對化,反對革命。所以,‘中庸’是維持封建制度的方法論。”

  陳獨秀、魯迅等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雖然對孔子儒家思想持激烈的批判態度,但他們也充分肯定孔子非(反對)宗教迷信的態度和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積極進取精神。

  習近平同志指出,“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我們要善于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發展現實文化有機統一起來,緊密結合起來,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今天,我們繼承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精神,如蔡元培提倡的“相容並包,思想自由”和胡適提出的“研究問題,輸入學理,整理國故,再創文明”,對中國傳統歷史文化取批判揚棄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汲取並弘揚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也吸收世界其他民族優秀文化中的養料來充實,從而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文化。如何解決好中西文化的關係,使中華文化走向世界?這也是中華文化復興的重要課題。(作者:劉庭華 軍事科學院原軍事歷史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1
【糾錯】 責任編輯: 李潔瓊
相關新聞
  • 治國理政:向優秀傳統文化要智慧
    今天我們黨強調和重視中華傳統文化,至少有三層深意:增強文化自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支撐作用;強化傳統文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涵養功能;用文化的力量規約人心,從而成功地從嚴治黨、從嚴治吏。
    2016-03-15 13:22:18
  • 任仲平:標注治國理政新高度
    “中國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國”,在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中,中國與世界是須臾不可分離的共同體。堅持黨的領導這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特徵,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彰顯了政治制度的引導力。
    2016-05-03 07:22:11
  • 用“五大發展理念”引領中國整體轉型發展
    如果説歷史的任務是歷史提出來的,那麼現實的任務無疑是現實問題倒逼出來的。當前中國最大的現實問題就是引領中國從大國走向強國。此時如何使我們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無知而亂的困境?關鍵是用新理念引領新發展。
    2016-03-18 17:59:24
新聞評論
    亞投行迎來香港、加拿大等13個新成員
    亞投行迎來香港、加拿大等13個新成員
    直擊空軍學員夜間飛行訓練
    直擊空軍學員夜間飛行訓練
    北京:春雪或伴春雨至
    北京:春雪或伴春雨至
    英國議會大廈附近發生襲擊事件
    英國議會大廈附近發生襲擊事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4861289695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