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李文元“拔苗助長”記
2020-03-05 10:24:32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抓好春耕備耕 穩住農業生産·圖文互動)李文元“拔苗助長”記

李文元演示過去使用的傳統旋耕機(1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張子琪攝

  新華社西寧3月5日電 題:李文元“拔苗助長”記

  新華社記者王金金 史彧 張子琪

  今年柴達木盆地的枸杞春耕比往年晚了幾天。雖然農資準備就緒,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剪枝工人需要結束隔離後才能開始幹活。

  “晚幾天剪枝對生産沒啥影響,安全最重要。”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宗加鎮路北村村民李文元説。望著去年剛栽種的330畝樹苗,他盤算起來:“前年拔樹苗、去年栽樹,連續兩年的虧損終于要結束了。”

  致富的枸杞樹,為什麼要拔呢?

  李文元的家位于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諾木洪地區,2000年以後,以退耕還林、改善生態環境為契機,兼具生態與經濟效應的枸杞開始被當地老百姓大規模種植。

  李文元是從2003年開始種植枸杞的。按行距1.8米、株距1.5米計算,330畝的地可以種植大約十幾萬棵枸杞樹。柴達木盆地氣候幹燥、晝夜溫差大,加之土壤有機、富硒,這裏的枸杞畝産最高能達到800斤,330畝枸杞樹對李文元而言就是每年近百萬元的純收入。

  記得2008年,李文元收獲了種枸杞的第一桶金,他和妻子專門跑到100多公里外的格爾木市區的銀行,把錢取出來數了一遍又一遍,第二天又存了回去:“整整59萬元啊!種麥子的莊稼人哪兒見過這麼多錢!”

  2015年下半年,由于市場波動,枸杞價格下跌導致農戶虧損,讓當地幹部和村民對枸杞“種植熱”進行了一場“冷思考”。

  “按照以前種植的行距、株距,雖然栽得樹苗比較多,但幹活效率並不高。”李文元扳著指頭算道,種植枸杞投入最大的就是人力成本,從剪枝到摘果,全部依靠人力,每年僅雇工花費就在27萬元左右。

  如何在不影響品質和産量的前提下壓縮人力成本?“附近有塊承包地,因為幹活靠農機,3個人就能管理270畝枸杞地,我和幾十名工人起早貪黑幹一天,還不如機械‘下地’一下午幹得多。”李文元觀察發現,只有實行機械化才能降低成本,可是1.8米的種植行距下,農機根本開不進地裏。

  “他説改變行距就要拔苗,這可是我們十多年的心血,怎麼能説拔就拔?”拔苗的想法一提出,李文元就遭到了妻子的反對。村主任謝德應説:“眼看市場價格在回暖,李文元卻開始拔苗了,我們都覺得他瘋了。”

  “那天我喝醉了,感覺心尖尖在流血。”2018年7月22日,在收獲了當年的頭茬枸杞果後,李文元雇來工人拔光了自家的枸杞樹。2019年3月24日,三臺滿載樹苗的裝載機迎著春光開進了李文元家的枸杞地,按照2.2米的行距,這裏重新種上了枸杞樹。

  打藥機、施肥機、除草機……辛苦摸索了一年的李文元覺得自己成功了:“新的行距下,雖然枸杞樹少了,但是地裏病蟲害也少了,果子品質好了,更重要的是成本投入少了,原來花10元錢才能幹完的活,現在花2元錢就能幹好。”

  而“拔苗助長”的李文元,也讓村裏人刮目相看。謝德應説:“我們種地靠人力,李文元已經開始靠柴油了,他這位種植大戶已經走在了大家的前面。”

  記者在海西州枸杞産區走訪發現,幾年前的産業波動雖然給種植戶造成了一定的損失,但喚醒了村民們“品質第一”“科學種植”的意識。都蘭縣香日德鎮樂盛村村民李海鵬説:“種地要靠良心,為了追求産量放棄品質的買賣絕對好不了。”

  與此同時,2019年11月1日開始實施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促進枸杞産業發展條例》規定,生産、加工枸杞及其産品過程中,禁止使用焦亞硫酸鈉及其替代品,使得枸杞“品質第一”在地方立法中得以體現。

  沉靜了一個冬天的枸杞地又將再次熱鬧起來,李文元説:“希望疫情趕快結束,等到枸杞成熟時,五湖四海的朋友都能來我家的枸杞地看一看、嘗一嘗。”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萌萌
李文元“拔苗助長”記-新華網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7271125665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