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北京馬拉松為何能成為“國馬”?
——專訪中國田徑協會副主席王楠
2018-09-16 21:41:06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體育)(1)田徑——2018北京馬拉松開賽

9月16日,參賽選手在比賽中出發。當日,2018北京馬拉松賽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開跑。新華社記者鞠煥宗攝

  新華社北京9月16日電題:北京馬拉松為何能成為“國馬”?——專訪中國田徑協會副主席王楠

  新華社記者汪涌、吳俊寬

  9月16日上午,三萬多名跑者齊聚天安門廣場,全場唱響國歌後,開啟了2018年的北京馬拉松,這也是這項賽事連續舉辦的第38屆。北京馬拉松,作為國內第一個城市馬拉松,見證著中國馬拉松從起步到蓬勃發展的歷史進程。這項高水準的賽事,被馬拉松愛好者們譽為中國的“國家馬拉松”。

  賽前,中國田徑協會副主席王楠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解讀了北京馬拉松成長背後的故事。

  從86人參賽到如今的11萬人報名一簽難求

  王楠説,改革開放初期,一個只有86人參加的賽事破土而出,這就是首屆北京馬拉松。這項賽事的成功舉辦,為國內外體育交流提供了新的窗口,同時也啟蒙了大眾對全民健身的認識。

  王楠如數家珍般盤點北京馬拉松成長的重要裏程碑:

  1981年,北京國際馬拉松賽成為經國際田聯批準、由中國田徑協會舉辦的我國首個城市馬拉松賽事。

  1989年,首次設立女子馬拉松項目,有19名女選手參加,前十名中有六位中國選手,最好成績為2小時31分32秒。

  1998年,開放大眾選手報名,增設了半程馬拉松、10公里跑和迷你馬拉松項目,打造“萬人馬拉松”。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舉辦讓全民健身形成熱潮。隨著北京馬拉松運作日益成熟,在國內外影響力與日俱增,賽事經國際田聯批準正式獲得國際田聯金標賽事稱號,加上中國田徑協會金牌賽事稱號,北馬成為“雙金”賽事。

  2010年,“三十而立”的北京國際馬拉松賽正式與國際接軌,更名為“北京馬拉松”。

  2013年,為所有參加全程馬拉松的選手提供感應計時服務,實現了凈計時。埃塞俄比亞的男子運動員托拉·沃爾德格貝裏爾以2小時7分16秒的成績打破了塵封27年的賽會紀錄。

  2014年,首次增加選手“預報名”環節,從此進入“抽簽時代”。

  2015年,取消半程馬拉松項目,僅設全程馬拉松,成為國內首個純全馬賽事。

(體育)(2)田徑——2018北京馬拉松開賽

9月16日,參賽選手在比賽中。當日,2018北京馬拉松賽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開跑。新華社記者鞠煥宗攝

  歷經30多年的發展,北京馬拉松已成為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産業和體育文化相結合的典范,並以其廣泛的群眾基礎和獨特的文化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世界各地的選手前來參賽,一年一度的比賽成為國內外馬拉松愛好者的盛大節日。

  “國馬”的打造依托文化融合和精細化運營

  北馬發展成集高水準競賽、全民健身、公益、博覽會等于一體的內涵豐富的賽事品牌,從曾經的無人讚助、拉人讚助到成為中國最具商業價值的馬拉松賽之一,從粗放的運營管理方式到“將細節做到極致”的精細化運營新時代,北京馬拉松的發展,也是中國馬拉松運動發展的縮影。

  王楠介紹,北京馬拉松成長為“國馬”,歷經了由一項純粹的體育賽事,發展到與首都城市文化魅力相融合的過程,再加上國際標準的引入,使得這項賽事魅力十足。

  王楠説,如今的北京馬拉松,傳承首都大氣磅薄的城市文化氣質,每當開賽前國歌響起,三萬人齊聲高唱的場景讓人熱淚盈眶,站在天安門廣場,跑過長安街,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從心理情感價值層面,北京馬拉松已成為跑者心神向往的榮譽殿堂,是跑者心目中當之無愧的“國家馬拉松”。

  從運營標準層面,國家體育總局田徑運動管理中心按照“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的目標,從2016年開始打造中國馬拉松的精品樣板,把北京馬拉松定義為“國馬”,在賽事組織標準、組織水準,包括服務、選手體驗等方面,都遵循國際化標準,通過打造精品賽事對國內其他馬拉松賽事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

  北馬在為國內外業余跑者提供優質參賽服務保障的同時,也積極為各國高水準精英運動員提供高端的競技舞臺。2018年,北京馬拉松連續十年獲得國際田聯金標賽事稱號。

(體育)(3)田徑——2018北京馬拉松開賽

9月16日,參賽選手在比賽中。當日,2018北京馬拉松賽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開跑。新華社記者鞠煥宗攝

  北京馬拉松成為“國馬”也並非一蹴而就,而是經歷了長時間的打磨和實踐。僅起終點的設計,就相繼經歷過工人體育場往返,以及跑到舉辦過亞運會的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等多次實踐。隨著時代的發展,近年來形成廣大跑友熟悉的從天安門廣場起跑,沿長安街等首都地標,一路跑到鳥巢、水立方之間的奧林匹克景觀大道這樣的標誌性線路,將千年古都和奧運城的魅力精心設計在其中,深受跑友歡迎並逐漸固定成型。

  在賽事標準上,北馬無論是特邀選手的水準、成績,還是賽道設計、服務標準、醫療急救等各方面,都以高標準來籌備和實施。在賽事特色上,北馬線路寬廣、建築雄偉、古今貫通、中西包容,起終點交通便利,賽事組委會近兩年還完善了接駁服務,令賽後疏散更為方便快捷,處理預案人性化。從賽事的安全性來説,北馬採用了國際先進的智能化管理、快速科學的檢錄手段,今年還加入了手環管理。從賽事文化上,去年的博覽會上展示了北馬歷史,收集的老物件讓人們感受到30多年的歷史變遷。頗具北京文化底蘊、設計精致的獎牌,更是深受跑者歡迎。

  北馬將堅持打造“以人民為中心的體育賽事”

  王楠介紹,北馬雖然贏得“國馬”的讚譽,但絕不滿足于固有成就,依然會不斷探索、尋求突破和創新。但北馬不變的是將繼續堅持打造“以人民為中心的體育賽事”的主旨。

  北京馬拉松自創辦以來,緊隨時代前行的步伐,關注並反哺社會發展的需要,做有責任的體育賽事。

  王楠説,北京馬拉松博採國內外眾家之長,並根據中國馬拉松的特點,逐漸提高整體競技水準、提升品牌價值、培養賽事的公益性、傳導塑造馬拉松文化。隨著社會發展更加深入,全民健身意識進一步覺醒,中國馬拉松發展趨于成熟,也給北馬帶來新的啟迪和契機。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邱麗芳
北京馬拉松為何能成為“國馬”?
——專訪中國田徑協會副主席王楠-新華網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3261123438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