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洪峰過去,堅守和溫暖仍在延續——錢塘江流域救災現場目擊記
2017-06-26 21:01:57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6月26日,救援人員在浙江省蘭溪市香溪鎮洲上村轉移受災群眾。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新華社杭州6月26日電(記者魏董華 魏一駿)記者26日見到浙江蘭溪洲上村村民吳建毅的時候,他正背起一個黑色的書包,包裏塞了一床薄被子,準備今晚去大壩守夜。已經兩夜沒有睡過的吳建毅雙眼通紅,“這是我的家園,我當然要去守護。”他説。

  受連日南方強降雨影響,錢塘江流域發生自1955年以來最大洪水。記者連夜趕往地處三江交匯處的浙江蘭溪,這裏是該流域受災最為嚴重的區域之一。

  “到了,到了!”在當地的防汛抗洪指揮部,所有人都在等待洪峰的到來。

  25日20時15分,蘭江出現最高洪峰水位32.04米,蘭江歷史上第二大洪水準穩通過。所有人懸著的心暫時放下,然而雨還在斷斷續續下著,防汛抗洪形勢依然嚴峻。

  就在26日零時30分,蘭溪市蘭江支流排澇站擋墻發生局部壩體坍塌,導致香溪鎮洲上村黃沙圩片陸續進水。情況緊急,當地迅速展開救災工作,調動千余名部隊官兵投入轉移救援。截至26日7時,已安全轉移村民8000余人,目前尚無人員傷亡報告。

  “洲上村是蘭江邊上的一個村,每年只要一發洪水就被淹掉。”吳建毅説,26日淩晨出現江水倒灌。“我當時和一些救援人員一起守在大壩上,看到多處大范圍管涌滲漏,防滲和加固措施均無效,最後發生局部壩體坍塌。”

  “好在12點的時候村裏拉響了警報,大部分村民都轉移到了安置點。”和救援人員一起守住大壩一夜的吳建毅熬紅了雙眼。

  見雨勢轉小,記者26日早上跟隨一些村民來到香溪鎮防洪堤壩,一些重點區域已提前堆放了砂石編織袋。

  受災情況較為嚴重的堤壩北側洲上村,從露出水面的電線桿推測,這裏水深達三四米。部分地勢低洼處的建築只露出屋頂,大片田地被淹如一片澤國,水面上還漂浮著幾只豬。

  大壩保住了,洪水慢慢退去,附近的居民開始上街清理街道上的垃圾。目之所及,總有連續鏖戰的官兵濕衣席地而睡的畫面。他們不知疲倦與時間賽跑,自己卻被雨水、汗水浸透,目睹他們的倦容,很多老百姓自發地把熱氣騰騰的盒飯、早餐送到救災官兵面前。

  此時,在蘭溪市香溪鎮岩山中學安置點,群眾被安全轉移至此。學校教師裘雲飛説,安置點群眾主要來自受災嚴重的香溪鎮洲上村,目前這裏安置了受災群眾有七八十人。

  記者在學校食堂看到,一些災民外出到附近親友家,只剩一些年齡較大的老人和孩子睡在席子上。礦泉水、餅幹、速食麵等物資配備充足,附近一家奶茶店還義務為救援人員和群眾送奶茶。

  香溪鎮洲上村村民劉俊鋒和妻子帶著5歲的孫子于26日淩晨2點左右被轉移到安置點。老夫妻倆靠種植甘蔗、香瓜等水果為業,“希望大雨早點過去,雖然現在吃喝完全不用擔心,但是甘蔗地全被淹了,這次受災損失估計有七八萬元。”劉俊鋒滿臉都是心疼。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萌萌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石家莊正式進入“地鐵時代”
    石家莊正式進入“地鐵時代”
    寸金之地養“野鳥”——廈門五緣灣栗喉蜂虎自然保護區見聞
    寸金之地養“野鳥”——廈門五緣灣栗喉蜂虎自然保護區見聞
    “復興號”京滬雙向首發
    “復興號”京滬雙向首發
    甘肅戈壁花海上演“薰衣草之約”集體婚禮
    甘肅戈壁花海上演“薰衣草之約”集體婚禮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7271121214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