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12月13日電 冬季寒冷漫長,室外氣溫比較低、氣候乾燥,容易引發皮膚疾病。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張宇為網友科普冬季常見皮膚病的種類和有效護膚的方法。
張宇説,冬季易引發的皮膚疾病主要有以下幾類:
第一類為病毒性疾病,包括單純皰疹和帶狀皰疹,由於冬季皮膚屏障變差,身體免疫力降低,病毒性皮膚病多發。
第二類為各種乾燥性皮膚病,如魚鱗病以及四肢的皮膚乾燥脫屑,主要發生於兒童及老年人。
第三類為乾燥引發的皮膚瘙癢症,常見於老年人、女性、兒童。冬季瘙癢加重,可能影響睡眠,甚至由於瘙癢,引起反復搔抓,造成”瘙癢-搔抓-皮膚感染”的惡性循環。
第四類為各種原發疾病的誘發和加重,包括各種濕疹、皮炎、特應性皮炎與皮膚屏障功能相關的疾病,在冬季常常出現復發和加重。還有就是銀屑病,它是典型的冬重夏輕疾病,冬天病情會加重。
第五類為寒冷引起的相關疾病,包括凍瘡、反復寒冷刺激引起的毛細血管擴張,特別是面部的血管擴張,以及寒冷性蕁麻疹。
張宇建議,針對冬季的皮膚問題,要在衣食住行方面特別留意:首先,穿衣要穿寬鬆、舒適、溫暖的衣物,避免各種寒冷引起的疾病。其次,從食物上來看,冬季要充分補充水分,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冬季氣候乾燥,可以使用空氣加濕器來保持室內的濕潤。出行方面,一定要減少室外活動時間,避免凍瘡和毛細血管擴張的出現。
冬季首要的問題就是要保持皮膚的濕潤,可以選擇保濕效果更好的面霜護理面部;不要過勤地洗澡,建議一週一到兩次,水溫不要過高,時間不要太長,水溫37攝氏度左右,洗10-15分鐘。洗澡後一定外涂保濕霜,保持皮膚的含水量,洗澡時不要使用鹼性的皂液,可以選擇溫和的沐浴露。冬季的陽光同樣會引起曬傷甚至皮膚老化的問題,可以選擇低倍數的防曬霜進行防曬。
文字:顏秉光
視頻:史峻誠
素材提供:田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