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74年前 渣滓洞看守所上演“春節聯歡會”

  四月二十二日,游客在渣滓洞看守所舊址參觀“春節聯歡會”的展陳。記者 趙迎昭 攝\視覺重慶

  4月22日,濛濛細雨中,位於歌樂山麓的渣滓洞看守所舊址迎來一撥又一撥游客。站在“春節聯歡會”展板前,來自廣東的游客李婷玉不禁感慨:“真想不到,在那樣艱險的環境中,革命志士們的鬥志還能如此高昂。”

  渣滓洞看守所上演“春節聯歡會”的故事,發生在1949年初。“1949年初,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捷報頻傳,消息傳到渣滓洞看守所,難友們激動不已,他們希望在春節這一天搞一次聯歡活動,慶祝勝利。”重慶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文博副研究館員王浩向重慶日報記者講述了這場別樣“春晚”的故事。

  1949年春節這天,特務們都回家或進城過節去了,只有看守黃茂才一個人值班。黃茂才是獄中難友的策反對象。春節當天,女囚室的楊漢秀、胡其芬、曾紫霞等人向他提出:“春節,我們要表演文藝節目,請你行個方便,開門大放風!”黃茂才見上司不在,也樂得做個順水人情,同意將門鎖打開,讓難友們出來歡聚。後來,黃茂才在寫給重慶歌樂山烈士陵園管理處的材料中回憶道:“我把所有牢房都打開,宣布今天大放風休息,他們都高高興興涌出牢房……”

  這次“春節聯歡會”有什麼節目呢?王浩介紹,第一個節目是唱《國際歌》。脫險志士傅伯雍在回憶文章《春節聯歡會》中寫道:“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開始,歌聲略微顯得不十分整齊,後來慢慢地統一了。300個人一條心,300個難友一個願望,它匯聚成一股不可抗拒的鐵流。”

  王浩説,第二個節目是相互贈送賀年卡以及禮物,第三個節目是張貼春聯。樓下一室張貼的對聯為:“歌樂山下悟道,渣滓洞中參禪,橫批:極樂世界。” 樓下七室張貼的對聯為:“兩個天窗出氣,一扇風門出頭,橫批:樂在其中。”

  春聯貼完後,難友們來到放風壩,表演“空心筋斗”“疊羅漢”,還扭起了秧歌。傅伯雍在上述文章中寫道:“接着七八個人圍攏來站成一個大圓圈,五六個人踩着別人的肩膀再站上去,又形成一個較小的圓圈,三四個人再站上去,一層、二層、三層……最小的圓圈上只站着一個人,手執紅旗,迎風招展,極目遠眺高墻外的崗哨佈置,借此偵察墻頭上的電網設施。”

  曾紫霞是紅岩英烈劉國鋕的未婚妻,曾被關押在渣滓洞看守所,後被釋放。她在回憶文章《戰鬥在女牢》中寫道:“女牢的化粧表演是精心打扮的,李青林拐着腿喜氣洋洋走出來,鄧惠中手裏提個空的豆瓣筒也扭起來。花衣服、綢被面,獄中所有的最耀眼、最漂亮的東西都一齊動員出來了。她們在院壩裏扭着秧歌,唱着‘正月裏來是新春……’她們跳得那麼整齊、唱得那樣動情,那優美動人的樣子使人決不相信她們會是女犯!”

  “這次‘春節聯歡會’讓我們知道,身陷囹圄的革命志士並沒有消極地打發時光,而是為爭取自己的權益,反抗特務的殘害和虐待,在渣滓洞看守所這塊特殊的戰場上團結協作,運用集體的力量與國民黨特務作鬥爭,展開了一次又一次不屈不撓的鬥爭。”王浩説,革命志士們發揚偉大建黨精神,不怕犧牲、英勇鬥爭,通過策反看守在獄中成功舉辦春節聯歡會,充分展現出不折不撓的凜然鬥志和堅貞不屈的浩然正氣。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955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