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重慶4月22日電(記者趙宇飛、劉恩黎、王嘉軒)20日至21日,第五屆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金融峰會在重慶和新加坡同步舉辦,來自中國、新加坡、泰國、緬甸等國家的政界、金融界人士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出席會議。

這是4月20日在重慶市第五屆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金融峰會開幕式現場拍攝的重點項目簽約儀式。 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7年多以來,中國和新加坡在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框架下,通過加強金融領域合作,源源不斷為“一帶一路”注入新活力。
中新兩國金融合作,讓中國企業以更低的成本成功融資。
本屆峰會發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框架下累計落地各類跨境融資項目折合196億美元,輻射重慶、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10余個省區市。
中新兩國金融合作,也正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釋放紅利。
中新跨境金融服務為全新的國際物流大通道——陸海新通道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正為沿線國家和地區創造出發展新機遇。
陸海新通道是由中國西部省區市與新加坡等東盟國家合作打造的陸海貿易新通道。它以重慶為運營中心,以各西部省區市為關鍵節點,利用鐵路、海運、公路等運輸方式,向南經廣西、雲南等沿海沿邊口岸通達世界各地,比經東部地區出海時間大幅縮短。
“中新兩國各方已合作共建陸海新通道金融服務平台,為通道上的物流、貿易、製造企業提供便利化和低成本金融服務。”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主任劉瑋説,包括拓寬金融産品種類和融資渠道、提升通道融資結算效能、豐富區域金融基礎設施等。
在中新雙方金融支持下,陸海新通道建設持續提速。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重慶經西部陸海新通道運輸3.6萬標箱,同比增長39%,貨值55.55億元,同比增長25%,通道目的地已覆蓋119個國家和地區的393個港口。
沿着陸海新通道,泰國榴蓮、老撾糯米、越南巴沙魚、柬埔寨香蕉等東南亞特色産品更為快捷地進入中國,共享中國市場紅利。同時,中國正依託陸海新通道與老撾合作打造現代農業産業園項目;與柬埔寨合作探索“中柬香蕉産業園”項目,打造“運貿産”一體化香蕉供應鏈等。
“加強金融合作和互聯互通,將推動東盟-中國經濟融通,構建更多區域間金融生態系統,有助於降低企業成本,促進融資便利化,實現風險管控及資産管理便利化。”在本屆中新金融峰會上,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部長、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線上致辭時&&,這有利於增進貿易往來,加大新項目跨境投資,實現區域潛力最大化。
重慶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阮路&&,重慶與新加坡的“點對點”合作已經帶動中國西部地區與東盟國家的“面對面”互聯互通,未來雙方將繼續依託中新金融合作這個“支點”,進一步探索推動更高水平的跨境金融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