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因地制宜抓好春季農業生産

  

2月11日,村民在黔江區太極鎮食用菌基地採摘黑木耳。特約攝影 楊敏/視覺重慶

  2月10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委獲悉,連日來,隨着氣溫漸漸回暖,我市春管春耕陸續展開,各地各部門通過抓好農資儲備、開展農資打假等措施,全力以赴確保春季農業生産順利進行。

  眼下,正是化肥等農資消費的旺季,為方便農戶及時採購農資,不少農資門店推出了“送貨上門”服務。截至目前,全市化肥供應量已達130萬噸,庫存50萬噸,加上後續採購、調撥,能滿足今年春耕用肥需求。

  同時,我市各地還加大了對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的打擊力度。在巴南、潼南、忠縣、萬盛、涪陵等地,執法人員重點開展了春季種子市場現場宣傳和集中檢查。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總隊相關負責人説,近年來,通過持續開展春雷農資打假行動,全市農資合格率提升至90%以上。

  據介紹,通過統籌調度農藥、種子、化肥、農機等農資裝備,選派農技人員、産業專家開展選種、購種、田間管理一線指導等服務,今年我市春馬鈴薯播種面積達398.4萬畝,目前播種面積已完成90%以上。油菜種植面積440多萬畝,目前已進入春季抽臺田間管護期。另外,水稻種子也正在加緊集中調配。

  春季也是我市特色效益産業管護的關鍵期。為提高種苗存活率,北碚區派出30余名農技人員到蔬菜基地開展分類指導;在黔江區太極鎮、榮昌區廣順街道,科技特派員走進桑樹園、花椒基地,指導農戶進行病蟲害防治、水肥精細化管理等。

  記者 趙偉平

編輯: 彭祎琦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358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