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市渝北區稅務人員走訪川渝高竹新區內的四川翔力模具製造有限公司,了解企業生産情況,宣傳稅費優惠政策。通訊員 郭睿 攝
統一川渝兩地車船稅適用稅額和優惠政策、線上“川渝通辦”稅費事項拓展至52項、按雙方標準降低8個稅目的稅額……稅收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第四次聯席會議今(10)日在成都召開,重慶市稅務局、四川省稅務局交出2022年度稅收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績單”。
過去一年,川渝兩地稅務部門圍繞“政策執行標準化、稅費徵管一體化、辦稅服務便利化”,紮實推進20項重點工作,稅收服務成渝“雙圈”建設取得了新成效。其中,推進稅費辦理高效便利方面,在2021年雙方電子稅務局上線38項“川渝通辦”功能的基礎上,2022年又新增上線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登記、代開發票作廢、發票票種核定等14項“川渝通辦”事項,累計達52項,跨區稅源登記、跨省異地電子繳稅等多個通辦事項可在5分鐘內辦結。
與此同時,還實現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登記、存款賬戶賬號報告等20項線下業務“專窗通辦”,兩地納稅人不再需要多頭跑、來回跑。數據顯示,2022年,兩地納稅人通過雙方電子稅務局“川渝通辦”專區辦理開辦業務1.3萬戶,辦理涉稅費業務共計1.4萬筆;通過跨區域涉稅事項“套餐式”功能辦理報驗233戶、4268筆業務。
兩地稅務部門還梳理了成渝地區跨域從事生産經營的市場主體清冊,共同製作相關稅費政策宣傳産品,去年已向3400余戶納稅人繳費人推送了第一期“川渝跨區稅費辦理便捷大禮包”。
在推進川渝稅費政策執行同規同標方面,兩地稅務部門在2022年細化量化了7大類62項稅收違法行為,實現川渝行政處罰裁量一個標準、行政處罰“一把尺子”。同時,將部分常見違法行為處罰流程嵌入電子稅務局,實現違法行為自動識別、“首違不罰”智能提醒、處罰金額自動計算等稅務行政處罰裁量的智能化管控,減少人為干預,提高了執法效率,減輕了納稅人負擔。
更多的稅費政策執行口徑也得到統一。例如,統一了車船稅適用稅額和優惠政策,川渝兩地按雙方標準共降低了8個稅目的稅額,並將從事城鄉公共交通的客運車輛減半徵收車船稅的政策,調整為對符合五種條件的公共交通車船免徵車船稅。雙方還統一了川渝兩地耕地佔用稅適用稅額,聯合編發《川渝兩地鐵路線路、公路線路等重點基礎建設項目耕地佔用稅管理指南》。
2022年,川渝稅費徵管一體化也有新進展。雙方從跨省遷移納稅人信息、資質、權益的沿用,個體工商戶定額執行期限和重新核定條件等方面,統一了川渝首批徵管基礎制度。協同開展稅收協定待遇後續管理,分別與兩家公司現場簽署《稅收協定待遇協同管理備忘錄》,讓符合條件的非居民納稅人在兩地享受協定待遇時,只需向一地稅務機關報送後續管理資料,實現了“工作一地開展、結果兩地互認”,提升了納稅人享受稅收協定待遇的便利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川渝高竹新區這塊“試驗田”裏,兩地稅務部門進一步統一了土地增值稅預徵管理、舊房轉讓認定範圍等32項稅收政策和徵管措施的執行口徑,依託川渝高竹新區稅費徵管服務中心,初步實現人員同管、業務同辦、徵管同步、服務同質、信息共享,已累計辦理業務超13萬筆,為全國及川渝其他毗鄰地區開展一體化稅費徵管改革探索了路徑、作出了示範。
據悉,2022年,更多川渝毗鄰地區加快推進稅費徵管一體化:遂潼毗鄰地區積極參與跨省電子繳稅聯網通道驗證,在開通業務的銀行中推廣使用;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範區探索組建區域産業聯盟,搭建稅銀郵旅合作平台,利用各方優勢解決三地旅游企業在資金融通、抱團組線、優惠同享等方面的困難。
川渝兩地稅務部門負責人&&,將緊扣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兩中心兩地”戰略定位,在未來3—5年推動實現川渝稅務系統“一體兩翼”跨越式發展,在今年推動落實23項重點任務,努力在稅收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取得新的突破性進展、形成更多標誌性成果、實現集成整體性躍升。(記者 趙紫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