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1月17日電(朱楊)“潼南處於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核心板塊,是成都、重慶雙向發展橋頭堡城市,農業科技基礎紮實,産業發展興旺,榮獲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共建先行縣、全國農業現代化示範區等20余塊國家級農業“金字招牌”,擁有帶動重慶、輻射西南的區域優勢、資源稟賦、科創基礎。”2023年重慶“兩會”期間,重慶市人大大表鄧豪建議,應全力抓好農業科技創新,高質量推進重慶(潼南)農科城建設
鄧豪介紹,去年10月,重慶市科技局、重慶市農業農村委、重慶市潼南區人民政府在潼南聯合啟建全市唯一的農業科技城,面積10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以西南大學、南昌大學、市農科院等科研院所為支撐,先正達(中國)、重慶機電集團等頭部企業為科創主體,農機、農技等社會化服務為推廣體系的運營模式,在種業、農機裝備、農産品加工、智慧農業等方面實現全市領跑。
“目前,科研能力提升方面,已建成西南大學鄉村振興潼南研究院、重慶市農業科學院潼南分院、南昌大學重慶研究院,發展市級科研平台12個、科技創新聯盟2家、主導産業全産業鏈創新研究中心3個,逐步形成農業科技創新‘硅谷’。基礎設施配套方面,計劃投資10億元,啟動長江中上游種質創制(油菜)科學中心、川渝農科兩院科技農場、鄉村數谷、全國農村實用人才培訓中心等項目建設。現代科技推廣體系方面,完成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試點,創新農業科技入戶、科技下鄉、高素質農民培訓等推廣方式20余種,引導發展農業産業協會9個,形成‘區鎮村’三級農技服務體系。”鄧豪介紹。
為高質量推進重慶(潼南)農科城建設,鄧豪建議授牌重慶(潼南)農科城為重慶市級農科城,加強對重慶(潼南)農科城建設的指導,設立專項發展資金,對基礎建設、品牌孵化、平台建設進行重點扶持,將農業領域重點創新任務在潼南落地實施,在重點項目建設、科研平台搭建、創新人才引進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推動先正達(中國)、大北農等頭部企業入駐落戶潼南農科城,進一步提升潼南“農科城”的影響力和引領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