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2022年新實施智能化改造項目1407個 推動企業“上雲”1.3萬餘家

  今(13)日上午,重慶市六屆人大一次會議開幕。市長胡衡華作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預計重慶2022年全年地區生産總值增長2%左右,城鎮新增就業71萬人,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3%,經濟發展保持了多重壓力下的恢復態勢,實現了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的總體平衡。

  全力穩投資、促消費、保市場主體,推動經濟穩定恢復。過去一年,重慶組建穩住經濟大盤工作專班,開展抓項目穩投資專項行動,滾動推進重大項目開工、在建、前期“三張清單”,預計基礎設施、工業投資分別增長8%、10%左右。&&促進消費持續恢復30條等專項政策,預計限上單位網絡零售額增長31%左右。落實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為市場主體減負超過1500億元,為實體企業節省融資成本83億元。

  全力抓科技創新、促産業升級,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更加強勁。投用中科院重慶汽車軟體創新研究平台、金鳳實驗室、卓越工程師學院等科教平台,實施12個重大專項。開展製造業“一鏈一網一平台”試點示範,新實施智能化改造項目1407個,推動企業“上雲”1.3萬餘家。制定實施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産業集群發展規劃、軟體和信息服務業“滿天星”行動計劃,預計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增長6%左右,新能源汽車産量增長1.4倍,軟體業務收入增長10.5%。

  全力唱好“雙城記”、共建經濟圈,區域協調發展形成更多可視化成果。過去一年,重慶都市圈發展規劃獲批實施,雙核聯動聯建工作機制實質運行,獲批共建全國首個跨省域電子信息先進製造集群。成渝金融法院揭牌,川渝第二批便捷生活行動事項全面落地,跨省公交線路增至20條。滾動實施167個“一區兩群”區縣協同項目,“兩群”清潔能源、綠色製造、生態旅游産業規模不斷壯大。

  全力穩外貿、穩外資、優環境,內陸開放能級加速提升。過去一年,重慶制定高質量實施RCEP行動計劃,&&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實施方案。西部陸海新通道運輸貨值增長36%,中歐班列(成渝)開行量超過5000列,預計跨境電商交易額增長30%。100項營商環境創新試點事項取得階段性成效。新設立産業投資基金,西部首只基礎設施REITs成功上市,新增上市(過會)企業18家。

  全力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過去一年,重慶構建碳達峰碳中和政策體系,完成重點行業建設項目溫室氣體排放環評試點。清潔能源電量消納佔比超過47%。錳行業落後産能全部淘汰退出。實施營造林500萬畝,新增城市綠地1500公頃。制定實施製造業高質量綠色發展行動計劃,獲批全國智能建造試點城市,創建綠色工廠78家、綠色園區5個。

  全力推動鄉村振興、城市更新提升,城鄉融合發展步伐加快。過去一年,重慶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新建高標準農田255萬畝,完成30個小城鎮環境提升示範項目,“三變”改革擴大到3797個村。完成“三區三線”劃定。鄭渝高鐵全線開通,61公里城市軌道投入運營,161公里高速公路通車,川渝特高壓交流工程、疆電入渝配套煤電項目啟動建設。9個城市更新試點示範項目投用,完成450個老城區“小而美”惠民項目。啟動33個片區路網更新,建成1.2萬個小微停車場泊位。中心城區數字化管理盲區全面消除。

  全力惠民生、兜底線、防風險,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妥善處置多輪疫情,防控工作從“防感染”向“保健康、防重症”平穩轉段。最低工資、城鄉低保、殘疾人“兩項補貼”、孤困兒童保障和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穩步調增。中小學學區化集團化辦學佔比超過80%。跨省異地就醫住院直接結算實現全覆蓋。保交樓交付房屋3.8萬套。科學應對極端高溫乾旱天氣,為74.8萬群眾應急送水。開展燃氣、危化品、自建房等專項整治,全市未發生生産安全重特大事故。食品藥品安全形勢穩定可控。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鬥爭,社會大局保持穩定。(記者 黃宇 趙穎竹)

 

編輯: 韓夢霖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928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