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全面推進“無疫社區、無疫小區”建設

  11月21日,記者從市政府獲悉,重慶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綜合辦公室發布了《關于印發“無疫社區、無疫小區”創建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提出,通過深入開展“無疫社區、無疫小區”創建活動,連點成片、連片成面,推動全市疫情盡快實現清零,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健康安全和正常生産生活秩序。

  《通知》指出,為了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關于進一步優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堅定不移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定不移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堅定不移貫徹“動態清零”總方針,群策群力、聯防聯控,我市深入開展“無疫社區、無疫小區”創建活動。

  《通知》明確,“無疫社區、無疫小區”的創建有三條標準:一是零新增。轄區內連續5日無新增感染者。二是嚴管控。轄區內密切接觸者已嚴格落實居家隔離措施,無居家隔離條件的均已轉移至集中隔離場所。三是秩序好。人員排查、健康監測、個人防護、清潔消毒、垃圾處置、宣傳引導、服務保障、物資儲備等疫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轄區疫情防控和生産生活秩序良好。

  “無疫社區、無疫小區”按照“自願申報、成熟即報、即報即評、動態管理”的原則開展創建。“無疫小區”由鄉鎮(街道)評定,“無疫社區”由區縣(自治縣,以下簡稱區縣)負責評定。在收到書面申報材料1日內,出具評定意見,由區縣疫情防控指揮部向社會發布。

  值得注意的是,“無疫社區、無疫小區”實行動態管理,當社區、小區新增1例(含)以上確診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或者出現阻擾防疫人員工作、抗拒核酸檢測、逃避轉移隔離、隱瞞接觸史、造謠傳謠等較嚴重情形,取消“無疫社區、無疫小區”資格。

  “無疫社區、無疫小區”原則上按低風險區管理,落實以下防控措施:居民可在轄區內活動,但人不出區;現有的商場、理髮店等生活保障場所可逐步恢復運營;盡量少聚集,麻將、壩壩舞等聚集性活動繼續暫停,密閉空間娛樂場所暫不開放;居民每戶每兩天可安排一人憑出行條外出購物;滯留人員可持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離開;外來人員原則上不入區;每3天開展一輪核酸檢測。

  《通知》指出,各區縣可結合實際開展“無疫鄉鎮(街道)”創建。

  方案自印發之日起執行,高風險區清零後的區縣停止“無疫社區、無疫小區”創建,轉入常態化防控。

  記者 李珩

編輯: 王龍博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51129147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