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譜寫文物事業高品質發展華章

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舊址

三峽文物科技保護基地

世界文化遺産大足石刻寶頂山8號千手觀音

紅岩文化公園

合川釣魚城范家堰遺址衙署建築布局

  文物,記錄過去,映照當下,啟迪未來。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産保護力度,加強城鄉建設中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建好用好國家文化公園。

  重慶,文風熾盛,史脈悠遠,有2.6萬處不可移動文物、148.2萬件國有可移動文物。歷史遺珍、紅色遺跡、石窟石刻、古建古城……數量眾多,種類齊全,星羅棋布。

  為扎實推進文物保護利用,近年來,重慶出臺11份專門政策文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可移動文物數量分別增長220%、20.8%、95%,1300余個文物保護項目相繼竣工,累計出土文物2.2萬件/套,博物館數量增長88%,國家等級博物館數量增長118%……

  全市文物事業呈現出與時俱進、價值擔當、服務社會、惠及人民的新氣象,正在從“數量增長”走向“品質提升”、“館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保起來”走向“活起來”,為重慶改革發展提供強大的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

  強化保障 凝聚共識構築精神家園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係民族精神。加強文化保護,事關“文化發揚光大”和“精神滋養”。

  建立紅色資源聯線保護傳承機制、建立紅色資源傳承弘揚長效機制……今年6月,經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四次會議通過,自2022年7月1日起,《重慶市紅色資源保護傳承規定》施行。這不僅標誌著我市紅色資源保護傳承開啟有法可依新征程,也是我市強化制度建設,扎實推進文物保護的生動踐行。

  重慶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3000多年,遍布在巴渝大地上的不可移動文物達2.6萬處、國有可移動文物達148.2萬件。這些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貴文化資源呈現三大特點:

  序列完整。從距今約204萬年的巫山龍骨坡遺址起,重要歷史時期、反映不同層面社會生産生活的各類文物齊備。

  均勻性好。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及石刻、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數量多、種類齊;可移動文物、標本及化石、古籍三大類佔比較大,35個類別齊全。

  特色鮮明。三峽出土文物印證了重慶3000多年歷史文脈;抗戰文物是重慶最富價值、最具代表性的資源之一;革命文物基本涵蓋了舊民主主義革命以來的各個歷史階段;統戰文物充分印證了重慶在中國政治民主協商發展中作出的重要貢獻。

  如何保護好這些珍貴文化資源?制度建設是“頂梁柱”“壓艙石”。

  市第六次黨代會對加強歷史文化保護作出整體謀劃,將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納入全市深化改革重點任務安排部署。

  我市還出臺《關于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實施意見》《關于推進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的實施方案(2018—2022年)》《長徵國家文化公園(重慶段)建設實施方案》《關于在城鄉規劃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實施意見》等11份專門政策文件,頒布了《重慶市大足石刻保護條例》《重慶市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法規。

  文物安全市級協調機制發揮重要作用,市級有關部門強化統籌協作、政策供給。區縣黨委政府壓實主體責任,將文物工作納入重要議程和考核。文物保護社會組織不斷壯大,人民參與文物保護利用的熱情持續高漲。

  全市文物保護利用凝聚起新共識,“堅持保護第一”“保護文物也是政績”“讓文物活起來”等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守護歷史文脈、傳承中華文明的強大合力。

  齊抓共管 文物保護取得顯著成效

  11月1日,紅岩村,丹桂飄香,遊人熙攘。

  走進紅岩革命紀念館展廳,展覽以物記事、以事敘史、以史啟思,如同一部沉浸式電影,文物是劇中演員,每一件文物都在講述紅岩故事。

  觀眾觀賞每一件文物,如同隨著“劇情”發展,穿越歷史長河,認知歷史,讀懂重慶。

  “革命文物凝結著中國共産黨的光榮歷史,展現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英勇奮鬥的壯麗篇章。”市文化旅遊委相關負責人稱,近年來,我市十分注重革命文物保護利用:

  全面摸清417處革命文物資源底數,出臺《重慶市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總體規劃》《重慶紅岩革命舊址保護區管理辦法》。10個區縣納入國家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紅岩革命文物承載的紅岩精神列入中國共産黨人精神譜係,紅岩村、曾家岩、虎頭岩“紅色三岩”保護提升一體推進,完成31處紅岩舊址保護展示並對外開放。出臺《長徵國家文化公園(重慶段)建設保護規劃》,實施文物保護、紀念館建設、文旅開發等項目43個。

  完成納入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清單的60個革命文物保護項目,王樸烈士舊居、蜀都中學舊址等一批革命文物得到較好保護展示。運用革命舊址打造市級黨史學習教育基地40個。

  不僅如此,我市還完成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及革命文物、石窟寺、三峽文物、抗戰文物、開放歷史文化資源、鄉村文化遺産等專項調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可移動文物數量10年來分別增長220%、20.8%、95%;全市博物館藏品總量97萬件,珍貴文物31134件/套,分別增長22%、10.8%。

  革命文物、三峽文物、石窟寺、大遺址、巴渝古建築等1300余個文物保護項目相繼竣工。累計實施雲陽彭氏宗祠、奉節白帝城等三峽文物保護項目966個,建成以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為龍頭的三峽博物館群,啟動1.2萬件三峽出土文物修復工作,萬州天生城、奉節白帝城、雲陽磐石城、兩江新區多功城等長江三峽考古遺址公園群建設步伐加快。

  以大足石刻為代表的石窟寺保護走在全國前列。歷時8年完成的“全國石質文物保護一號工程”——大足石刻千手觀音造像搶救性保護工程,開創了我國大型貼金彩繪不可移動石質文物修復的先河,被評為“第三屆全國優秀文物維修工程”。實施岩體加固、滲水治理、本體修復等20余項重大文物保護項目,為我國南方地區石窟寺保護修繕提供了可借鑒的成功經驗。出版《大足石刻全集》,填補了我國大型石窟係列考古報告空白。

  我市更是出土文物2.2萬件/套,“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成果豐碩,合川釣魚城遺址進入國家“十四五”申遺重點培育項目,巫山大溪遺址入選全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文物安全“嚴防嚴打嚴管嚴治”機制不斷完善,各級文保單位安全責任書簽訂率達100%,防災減災體係加快構建,文物安全形勢持續向好。

  提質增效 “博物館熱”持續升溫

  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好大學。

  如何讓收藏在深宮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産、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

  我市基本形成了類型豐富、主體多元、普惠均等的現代博物館體係,歷史、革命、抗戰、工業、自然“五大博物館群”特色鮮明。博物館數量10年增長88%,國家等級博物館10年增長118%,年均舉辦展覽品質大幅提升、接待觀眾數量增長120%,區縣博物館覆蓋率達95%,國有博物館免費開放率100%,40家博物館成為國家A級景區,累計開發文創産品2389款,參觀博物館成為人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以“繡花”功夫推進“兩江四岸”文物保護,完成通遠門、東水門等古城墻保護展示,十八梯、金剛碑、龍門浩等傳統風貌街區對外開放,加強駐渝外國機構舊址保護利用,讓城市更具人文范、書香味、煙火氣。

  各區縣公共博物館建設持續發力,北碚區“百館之城”、渝中區“母城記憶”發展迅速,南岸、南川等區縣博物館綜合性場館建設基本完成。雲展覽、雲教育、雲直播,不斷滿足群眾足不出戶逛博物館的需求,博物館公共服務水準持續提升。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文物保護利用合作全面推進,文物保護持續助力鄉村振興,文物進出境展覽亮點紛呈。積極促進文物對外交流,與意大利、日本的文物保護合作扎實開展,文物進出境展覽亮點紛呈,文物成為講好重慶故事的重要載體。

  值得一提的是,文物保護要靠科技支撐。近年來,我市文物保護科技含量顯著提升,全國首個文物保護裝備産業基地、三峽文物科技保護基地建成使用,三峽博物館入選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西南地區首個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三峽博物館在館藏文物有害生物控制技術研究方面取得專利7項,完成文物保護專用設備熏蒸器成果轉化及推廣應用。一批文物保護關鍵技術取得重要突破。

  文物事業發展人才為源動力。市委編辦出臺加強區縣文物管理機構編制、文物保護和考古工作機構編制等政策文件,從市級文博單位到區縣文物部門、文博單位,機構編制和隊伍建設大幅增強,全市各類文物機構10年增長85%,各區縣文物局挂牌全覆蓋,文物人才體係不斷健全。大足石刻研究院升格為市屬副廳級事業單位,市屬文物考古機構增加事業編制63個。其中,市文化遺産研究院更名為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增加事業編制28名。

  在全國率先開展區域文物影響整體評價試點,配合市級建設戰略。建立起區縣首席文物專家制度。國家文物進出境審核重慶管理處挂牌成立。深化文物工程“放管服”改革,將建設工程文物保護和考古許可納入全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一站式服務,審批時間由20個工作日縮減為6個工作日。

  組織實施安全生産大檢查、文物建築消防安全專項檢查、文物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三年行動等專項檢查工作,及時督促整改安全隱患。開展文物保護利用改革專項督察、傳統村落文物保護和革命文物專項檢查,督促整改文物安全隱患、私人産權革命文物保存狀況較差等44個問題。

  全市文物安全管理依托文旅廣電雲平臺,建成集文物資源庫、巡查檢查、遠端監管、督察督辦、統計分析于一體的重慶市文物安全巡查督察係統,初步形成了文物安全業務與科技融合、數據與決策融合、管理與服務融合、機制與效能融合的“四位一體”新格局。

  文物保護利用傳承使命光榮,永無止境。重慶文物工作者將始終堅守初心,堅定文化自信,深化學術研究,創新展覽展示,推動文物活化利用,推進文明交流互鑒,守護好、傳承好、展示好重慶文化瑰寶,讓巴渝文脈永續傳承。

  龐遵萍 吳志傑 圖片由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提供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9096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