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奏響協同發展“協奏曲”

  8月2日,酉陽涂市鎮大杉村,水稻即將成熟。去年,涂市大米滯銷,江北企業通過直播帶貨、社區團購等方式,幫12.5萬公斤大米找到了買家。特約攝影 陳碧生/視覺重慶

  2021年以來,大渡口區聯合重慶市相關部門推動重慶小面産業園建設。今年7月1日,重慶小面産業園忠縣園區揭牌。圖為重慶小面産業園內企業生産車間,工人加緊制作小面。記者 鄭宇 攝/視覺重慶

  萬州經開區長安跨越生産車間,其汽車配件不少來自于兩江新區企業。特約攝影 冉孟軍/視覺重慶

  前不久,寬闊的江面上,重慶金沙河面業公司滿載3700余噸小麥的大型散裝貨輪,緩緩駛向忠縣新生港滾裝碼頭。

  金沙河面業在忠縣擬投資15億元建設川渝總部基地,而其設在忠縣的年加工100萬噸小麥項目也在本月進入試生産環節。

  金沙河如此大手筆投入,除了新生港得天獨厚的交通區位優勢外,還離不開大渡口區攜手忠縣共建重慶小面産業園的利好。

  9月6日,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稱,建立“一區兩群”區縣對口協同發展機制是我市貫徹落實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快構建“一區兩群”協調發展格局的重要制度安排,“一年來,市級相關部門、各結對區縣務實推進,‘一區兩群’區縣對口協同發展取得積極進展。”

  一曲協同發展的“協奏曲”傳遍巴渝大地。截至8月底,全市17對結對區縣均已簽訂年度協作協議,13對結對區縣開展黨政主要領導互訪,主城協同區解決幫扶資金達到4.39億元。

  産業協同更加深化

  作為傳統農業大縣,忠縣特色農産品資源豐富。作為對口協同區縣,去年,大渡口區和忠縣兩地開展深度合作,積極推進重慶小面産業鏈互補,形成一條集原材料種植、生産加工、研發設計、品牌培育、電商銷售、物流配送等為一體的重慶小面産業鏈,共同為重慶小面産業發展賦能。今年7月1日,重慶小面産業園忠縣園區揭牌。這標誌著大渡口區與忠縣合作發展小面産業又邁進了一步。

  南川與武隆也在探索開展“景區共建”,聯手開展旅遊景點打造、旅遊宣傳行銷、旅遊線路開發、旅遊客源市場推廣等,推動兩地旅遊景區合作,打造精品旅遊線路,實現兩地居民景區互遊優惠。南川區還根據武隆産業定位,推薦重慶鑫百富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中苕重慶食品有限公司、重慶天環能源有限公司3家公司與武隆簽訂投資協議,並引導南川區的重慶捷爾博模具科技公司與武隆區的重慶唐陽機械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建立産品配套合作關係。武隆加快推動4個協作項目落地,其中鑫百富、中苕食品等2個項目已正式投産運營。

  今年5月初,萬州區汽車産業的龍頭企業長安跨越生産的1341臺輕型商用整車從萬州出發,運往南美洲。這些商用整車的燈具等配件,來自260公里外的兩江新區。

  “汽車産業是兩江新區的支柱産業。”長安跨越負責人稱,利用兩江新區與萬州區推動産業協同發展的契機,該公司瞄準兩江新區汽車産業鏈優勢,與多家企業牽手成功,“今年1-7月,長安跨越採購兩江新區5家企業汽車配件超6000萬元。”

  兩江新區與萬州區積極搭建市場主體溝通交流平臺,推動兩地汽車、新材料等行業10余家重點企業開展産業合作,全力打通供應鏈産業鏈。此外,兩江新區還協作引進“重慶川渝三峽港口物流有限公司”在萬州注冊成立,新到位資金1.21億元。

  一年來,各結對區縣充分挖掘産業協作潛力,加快引進一批,落地投産一批,積極探索“飛地建園”利益分享機制,共同開發精品旅行線路,利用宣傳窗口平臺互推文旅資訊。

  據統計,主城協同區推動13個産業協同項目在“兩群”區縣落地,到位資金3.63億元,各結對區縣攜手建設産業協作園區16個,開展景區共建項目27個。

  城鄉互動更加密切

  新學期開學,大巴山深處的城口實驗中學,馬洪帶著吉他演奏著英文歌曲《此情可待》走進教室,臺下學生紛紛被這個陌生的面孔所折服。馬洪是重慶南開中學英語教師,與崔維科、黃穎等6位同事在城口開展為期一年半的支教工作,幫助該縣高中階段學校提升管理和教育教學水準。

  “教育幫扶行動由來已久。”巫溪縣相關負責人稱,該縣長期以來都有渝中區派出的支教教師。去年,兩地政府聯合印發《“十四五”對口協同發展實施方案》,渝中區31個學校(單位)和巫溪縣37所學校(單位)簽訂合作協議,通過定點支教、跟崗研修、名師送教、結對幫扶等多種形式,推動兩地教育協作邁上了新臺階。

  5月19日,璧山區·梁平區對口協同發展産銷對接座談會在梁平召開。梁平組織40余家企業與璧山西部(重慶)互聯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開展産銷對接。之後,天戈陶瓷、上口佳、謝鴨子等10余家企業與西部網科公司達成産銷合作協議。

  7月8日,沙坪壩區與奉節縣舉行“百千萬”協作行動啟動儀式,現場簽訂《對口協同發展“百千萬”目標工作協議》。沙坪壩區負責人表示,兩地將繼續在招商引資、鄉村振興、科技賦能産業發展、教育醫療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協同合作,推動對口協同發展工作走深走實。按協議約定,沙坪壩區將幫扶奉節縣100名困難青少年兒童,派出100名紅岩志願者到奉節縣開展支農、支教、支醫等服務;為奉節縣培訓黨政、教育、科技、衛生、職業技術等人員1000人以上,組織中小學幼兒園師生赴奉節開展詩詞研學活動1000人以上;推動兩地往來旅遊人數1萬人以上,銷售奉節農特産品3000萬元以上。

  去年,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涂市鎮飛淩農業專業合作社12.5萬公斤優質高山大米滯銷。江北區農業農村委聞訊,幫忙聯繫江北企業德優農業通過直播帶貨、社區團購等方式,很快為這批大米找到了買家。今年,德優農業董事長趙秀娟多次到涂市鎮考察,向飛淩農業專業合作社“下訂單”,在涂市鎮種下1.2萬畝“野香優莉絲”稻米,讓更多優質大米走上主城市民餐桌。

  “人員互派更加頻繁,消費幫扶持續推進。”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稱,一年來,主城協同區採購或幫助銷售“兩群”區縣農特文旅産品累計2.67億元,有力助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區縣累計互派醫務人員204人、教師136人。

  科技協作更加多元

  初秋時節,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的生姜又到了收獲季節。當地農民稱,好品種、好技術讓彭水生姜又有了好收成。這與永川區與彭水縣的對口協同結對密切相關。

  永川黃瓜山脆姜遠近聞名,過去曾遭遇高溫高濕、病蟲害頻發等問題。位于永川區的重慶文理學院“姜博士”科技特派員團隊歷經10余年攻關,培育出適宜高溫高濕區栽培的首個高産、高抗、優質四倍體生姜新品種“渝姜3號”,平均畝産4200余公斤。與彭水對口協同結對後,永川區促成重慶文理學院與彭水彤昇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達成“菜用生姜新品種生態適應性評價與示范推廣”科研協作,助力彭水生姜提質增效。

  不僅如此,永川還協調重慶文理學院和水稻種植研究所選派3名科技特派員到彭水開展技術合作服務;協調市農科院特作所與彭水渝太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合作,開展“彭水中高山區優質高食味專用水稻品種篩選研究與示范”項目,選派4名科技特派員到彭水開展技術指導。

  肉牛是豐都山地特色效益農業的主導産業。在“一區兩群”區縣對口協同發展工作中,榮昌區依托重慶市畜牧科學院等科研資源優勢,攜手豐都縣不斷深化兩地産業協同發展,有效突破了優質牛源緊缺、牛肉精深加工不足等産業難題。現在,豐都縣肉牛産業研究院完成了場地選址及設計,西南大學榮昌校區團隊正有序推進“紅西本”三元雜交肉牛選育工作,建立選育牛群係譜記錄。

  同樣,巴南在落實“一區兩群”區縣對口協同發展工作時,注重幫扶與協同並舉,協調市農技總站、西南大學柑橘研究所、重慶市農科院果樹所和重慶市美亨柚子種植股份合作社等果樹領域專家赴豐都縣開展豐都紅心柚夏季管理技術培訓會,確保對口協同取得更大成效、實現更大價值。

  “輸血”與“造血”並重,各結對區縣實施“人才協作”行動,加強科技成果轉化,重點推進農業技術協作。據統計,主城協同區共選派44名專技人才赴結對區縣挂職交流,圍繞農林畜副漁等多領域開展技術指導,已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項目24個。

  市場互通更加順暢

  “雲陽企業的産品在渝北的銷售逐年增長。”今年初,在渝北區·雲陽縣2022年招商引資重點企業新春茶話會上,重慶三峽雲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鄒隆瓊不禁感慨,“對口協同好政策,雲陽企業在受益。”

  為助力雲陽縣發展“千億工業”,渝北發揮工業帶動作用,共同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布局“渝北對口協同雲陽産業園”,計劃投資2億元建設標準廠房10萬平方米;在創新經濟走廊區域布局“渝北雲陽産業協作孵化園”,計劃扶持資金2000萬元,力爭3年內孵化企業10家以上,重點開展科技創新孵化項目,建強雲陽産業鏈,補齊渝北産業鏈,推動兩地産業創新發展。

  此外,渝北區還通過市場對接協作和勞動力資源協作,累計為雲陽貧困家庭大學生提供795個就業崗位,幫助開展就業培訓920人次。

  一年來,各結對區縣建立勞動力供應雙向互動調配協作機制,推進就業資訊共用,開展定向招聘、定崗培訓。數據顯示,主城協同區幫助“兩群”區縣提供就業崗位超6萬個,實際招錄3187人。

  8月5日,重慶萬州區兩江新區現代産業投資基金成立,這是促進“一區兩群”協調發展的首支區域性産業投資基金。

  “投資基金規模為10億元。”萬州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投資基金採取滾動投資的形式運作,通過政府産業扶持基金模式引導社會資本,以農産品深加工産業為切入口、突破點,進一步帶動現代産業發展,助力“一區兩群”協調發展走深走實。

  此外,各結對區縣還圍繞土地資源配置、融資扶持、橫向生態補償機制等,在多領域開展協作。比如:江北區向酉陽縣購買森林面積指標7.5萬畝,交易金額1.875億元;重慶高新區—黔江區已完成耕地佔補平衡指標交易2300畝,交易金額1.99億元……

  到目前為止,已有11對結對區縣開展融資協作,11對結對區縣探索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已有5對結對區縣開展土地資源配置協作。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98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