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會議開得非常成功!”7月22日下午6時許,市政府口岸物流辦主任巴川江走出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時,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他談到的會議,是第四屆西洽會期間的重要活動之一——西部陸海新通道省際聯席會議第二次會議(以下簡稱“第二次聯席會”)。
會議現場,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商務部、海關總署等國家部委,國鐵集團、招商局集團、中遠海運集團、中國物流集團等央企,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省區市的代表齊聚重慶,一起探討西部陸海新通道的發展。
西部陸海新通道增加“新朋友”
第二次聯席會上,沿線省區市的座席上有一位新成員:湖南省懷化市。
既不是西部城市,也不是海南、湛江這樣的“出海口”,湖南懷化市為何出現在聯席會上?故事還要從頭講起。
2019年,《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後,通道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以重慶為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西部12省區市、海南省、廣東省湛江市共同簽署了框架協議,形成了通道“13+1”的共建格局。
近年來,通道發展取得明顯成效,更多的省區市希望共享通道的發展機遇,加入共建機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也提出,要支持中部地區對接西部陸海新通道。
“借助西部陸海新通道,懷化的對外貿易將有更多機遇。”懷化市發展改革委負責人&&,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湖南能夠開闢一條通往東盟的物流新路徑,也是中部地區前往東盟最便捷、最穩定的國際物流大通道,有助於開放型經濟的發展。
借助西部陸海新通道,懷化的橙子、黃桃、竹製品等可以銷往東南亞,東南亞的大米、香蕉、榴蓮等,也可銷往懷化,甚至能以懷化為基點,輻射全國。
為此,2021年9月起,懷化市政府相關領導數次帶隊來到重慶,對接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事宜。
2022年1月,陸海新通道運營有限公司與懷化陸港攜手,推動陸海新通道中老鐵路(懷化—萬象)班列首發。同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復函明確支持湖南對接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
巴川江介紹,湖南及懷化市代表出席第二次聯席會,標誌着湖南省懷化市正式成為西部陸海新通道“朋友圈”成員之一,也標誌着西部陸海新通道形成“13+2”的共建新格局。
一攬子協議簽署將為通道發展賦能
第二次聯席會上,各方還簽署了一攬子協議,數量和質量也都超出預期。
“我們一開始知道要簽署一批合作協議,但真沒想到數量會有這麼多,分量這麼重。真是讓人又驚又喜”,巴川江説,驚的是籌備工作又要加班加點,喜的是這些合作將為通道賦能,從而進一步推動通道發展。
比如在推動區域合作上,四川、西藏、內蒙古、海南、廣東湛江、湖南懷化等地分別與陸海新通道運營有限公司簽訂了共建跨區域綜合運營&&合作協議,各方將參與共建培育壯大跨區域綜合運營&&及當地運營&&,統籌運營鐵海聯運班列、跨境鐵路班列、跨境公路班車和公海聯運班列等。
具體業務合作方面也有不少。比如,重慶市冷藏冷鏈行業協會與陸海新通道運營湛江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增進冷鏈企業交流合作,促進兩地冷鏈行業發展;新加坡葉水福集團與重慶公運東盟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實現貨物互通直達、物流信息交換、通關報檢一體化等方面深度合作。
審議三個文件謀劃未來發展藍圖
第二次聯席會還有一項重要議程,就是各方審議並通過三個文件,分別是《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省(區、市)與東盟國家合作行動方案(2022—2025)》(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跨區域綜合運營&&方案(送審稿)》(以下簡稱《&&方案》)、《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省(區、市)貫徹落實國務院紮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2022年重點項目清單(送審稿)》(以下簡稱《項目清單》)。
三個文件各有側重,從不同角度,為西部陸海新通道後續重點任務進行了布局。
《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通道的海鐵聯運集裝箱運量達到50萬標箱,跨境鐵路班列達到2000列,國際道路貨運車輛通行量穩步增加,面向東盟國家的國際客貨運航班數量增長一倍,帶動沿線省(區、市)與東盟貿易總額達到1800億美元。
《&&方案》明確,到2025年,通道的跨區域綜合運營&&資産規模和營業收入超50億元,成為面向內陸、融通全球的跨區域(跨境)綜合服務&&。到2035年,實現規模化、集約化、數智化、綠色化運營,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全球供應鏈企業。
《項目清單》則根據“13+2”省區市具體情況,逐一提出了需要國家層面支持的下一步重點任務。以重慶為例,在基礎設施建設上,要持續完善公路、水運、航空物流網絡,包括加快推動渝黔高速擴能、渝遂高速擴能、蘭海高速重慶至南寧段等項目建設,加快果園港、龍頭港、新田港、珞璜港、長壽港建設,加快建設江北國際機場T3B航站樓及第四跑道,完成萬州、黔江機場改擴建,開工建設重慶新機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