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廣陽島舉行增殖放流活動 22萬尾珍稀魚類投入長江

  新華網重慶7月22日電(韓夢霖 實習生 銀月)為切實做好國家重大水運工程實施過程中的魚類資源保護,保護長江水生生境及生物多樣性,7月22日,長江航道局聯合重慶交通大學生態航道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和廣陽島綠色發展有限公司,在廣陽島舉行“朝天門至涪陵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生態補償——增殖放流”活動。這也是朝天門至涪陵段航道整治工程的首次魚類增殖放流活動。

  本次增殖放流地點位於重慶廣陽島老鷹茶渡口,放流長江鱘等長江上遊珍稀魚類共22萬尾,總價值60余萬元。據介紹,這些經費全部來源於朝涪段航道整治工程的生態補償資金。

  廣陽島位於重慶中心城區東部槽谷,在明月山和銅鑼山之間,長江和嘉臨江在朝天門交匯後流經銅鑼峽就到了廣陽島。廣陽島綠色發展公司相關負責人&&,廣陽島河段上臨“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保護區”,下接“長江重慶段四大家魚種質資源保護區”,是我國珍稀特有魚類和經濟性魚類的重要分佈水域。在開展生態修復的過程中,廣陽島注重突出豐富生物多樣性,圍繞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護建設“魚場”“鳥場”“牧場”等具有生態保育、涵養、生産等功能的動植物棲息地,以生境的安全多樣性促進生物多樣性,島內動植物數量和種類明顯增多,生物多樣性明顯改善。其中,基於歷史文獻和調查統計,廣陽島河段共分佈有154種魚類,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魚類2種,國家二級保護魚類5種。

  朝天門至涪陵段航道是長江上遊航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走廊的重要一環。圍繞長江航道的魚類增殖放流活動,長江航道局相關負責人&&,朝涪段航道整治工程的增值放流活動將持續至2025年,總投入經費約300萬元,“增殖放流將有利於長江水生生物資源多樣化,對改善長江水域生態環境,建設生態長江、美麗長江、和諧長江具有重要意義。”

編輯: 張青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854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