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7月22日電(王彩玲)今(22)日,在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以下簡稱“人行重慶營管部”)召開的2022年半年度新聞通氣會上,人行重慶營管部貨幣信貸管理處副處長李響介紹了上半年重慶全市金融運行情況。據介紹,上半年人行重慶營管部先後&&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26條和金融支持穩經濟大盤14條措施,引導金融機構通過加大重大項目的信貸支持、強化薄弱環節紓困、助力重點領域産業轉型升級等措施助企紓困,穩住經濟大盤。
穩總量 截至6月末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4.92萬億元 同比增長8.6%
據介紹,2022年上半年,重慶金融機構通過加快重大項目信貸投放、深入挖掘信貸增量、用好用足支農支小再貸款等方式穩住經濟總量。
“我們會同重慶市發展改革委建立市級重大項目和企業融資會商協調機制,依託‘長江渝融通’系統建立重大項目融資&賬,今年已累計投放456個項目,貸款634.1億元。” 李響介紹説,梳理對接新增8000億政策性貸款項目,組織金融機構精準開展對接。
同時,自主創新開發集銀企對接、監測、大數據分析等功能為一體的“長江渝融通”“長江綠融通”系統,建立重大項目、綠色項目、重點企業融資線上對接機制,收集融資清單超過12000個,累計為2914個項目提供貸款1350億元。全面開展穩大盤融資對接區縣行行動,構建金融服務的市區聯動機制,上半年累計開展各類銀企現場對接活動超過80場,促成融資超過1000億元。
“此外,推出支小再貸款幫扶貸和支農再貸款鄉村振興貸,開通線上申請專屬接口和線下服務專屬窗口,推動地方法人銀行運用再貸款發放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低利率貸款。” 李響指出,2022年1-6月,人行重慶營管部投放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資金393億元,同比增長79.4%,惠及4.4萬戶市場主體,同比增長81.3%。落實普惠小微支持工具激勵比例從1%調增至2%,撬動相關地方法人機構上半年增加普惠小微貸款121億元。
據統計,截至2022年6月末,重慶市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4.92萬億元,同比增長8.6%;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4.87萬億元,同比增長6.3%。
強化薄弱環節 截至6月末全市普惠小微貸款餘額為4329.3億元 同比增長23.3%
“上半年,重慶全面探索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敢貸願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從內部管理機制優化、首貸拓展、信用貸提升等方面推出11個專項行動。”李響介紹道,深入基層組織建成金融服務港灣287家,實現金融服務更加社區化、線上化,累計為各類市場主體提供貸款超過400億元。
據介紹,截至2022年6月末,重慶普惠小微貸款餘額為4329.3億元,同比增長23.3%,高於各項貸款增速14.4個百分點,有貸款餘額的普惠小微市場主體126.5萬戶,同比增長58.1%。
在服務鄉村振興方面,圍繞4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制定“一縣一策”金融支持方案,建成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示範基地22個;開展重點農業産業鏈金融鏈長制專項行動,持續推進“活體貸”金融服務&&等金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示範工程項目建設,推廣“1+2+N普惠金融到村”線上服務&&。2022年6月末,重慶涉農貸款同比增長14.3%,高於各項貸款增速5.7個百分點。
針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餐飲、住宿、文旅、物流等市場主體,人行重慶營管部組織金融機構開展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掃街走訪行動,逐戶對接提供金融支持。據統計,2022年1-6月,重慶金融系統已累計走訪各類受困市場主體超過40萬戶,並為其中27萬戶發放貸款超過1760億元,累計為10萬戶信貸主體延期各類貸款933億元,其中普惠小微企業5.7萬戶,發放貸款409億元。
聚焦重點領域 助力産業轉型升級
在推動重點領域産業轉型升級方面,人行重慶營管部持續推進製造業優質項目白名單機制,開展高新技術企業首貸破冰行動,對無信貸記錄的企業實施信貸培育計劃;以綠色金融改革試驗區創建為契機,持續加大綠色金融産品創新。2022年6月末,重慶製造業中長期貸款、科技型企業貸款增速分別為19.4%、9.7%,高於全市各項貸款增速10.8個百分點、1.1個百分點。
在支持國民經濟重點領域,以各類專項再貸款為抓手,建立健全跨部門協調聯動機制,通過“長江渝融通”“長江綠融通”系統,先後發布三批240個碳減排項目、23個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重點項目、13家重點煤電企業、5812家高新技術和專精特新企業、5.7萬戶交通物流市場主體名單,推送銀行開展融資對接。目前,已經撬動投放科技創新貸款169億元,交通物流貸款12億元,支持煤電企業購煤和技改升級貸款11億元。
同時,持續優化跨境人民幣服務助力穩外資穩外貿,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重慶各銀行累計為優質企業辦理跨境人民幣相關業務1517筆,金額888.4億元,同比增長2.8倍。2022年1-6月,跨境人民幣實際收付結算量1793.3億元,同比增長121.9%,創歷史同期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