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

  重慶兩江新區水土新城,京東方在此已扎根十年。

  重慶京東方第8.5代TFT-LCD生産線(以下簡稱“8.5代線”)上,生産出來的小尺寸屏幕,出廠後將在全球一線品牌手機上應用。

  “用高世代線做小尺寸液晶顯示産品,這項技術創新可以説是一次行業顛覆,更是重慶京東方不斷創新突破的見證。”6月16日,重慶京東方研發負責人説。

  一定要牢牢把創新抓在手裏,努力把創新搞上去。6年多來,重慶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把“創新”擺在第一位,深入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

  重慶的創新“答卷”不斷加分添彩

  2016年1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重慶京東方考察,在柔性屏、超高清顯示屏等産品前觀看演示,了解8.5 代液晶顯示生産工藝流程,用放大鏡貼着玻璃面板觀看裏面的電路。

  “當時的場景,至今曆歷在目。”重慶京東方研發負責人感嘆道。

  囑託在耳,重任在肩。每一名研發人員都勇當創新突破的排頭兵,幹勁十足地開發着一個又一個産品,突破一項又一項技術。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的當年,重慶京東方就實現了一項創新——用高世代線做小尺寸液晶顯示産品。

  8.5代線,在業內也被稱為高世代線。按照傳統模式,高世代線做筆記本電腦類、電視類顯示器等大尺寸産品,低世代線才用來做手機屏幕等小尺寸産品。

  “我們做了個大膽創新。”該研發負責人介紹,小尺寸産品像素更高,要使像素點更小,控制像素點的電子線路就要更細更密,精度就更高,因此技術難度非常高。完成此項創新,不但對産品的良品率提出了極高要求,還要對設備進行調整和改造。

  經過研發,2016年11月底,重慶京東方用高世代線生産的小尺寸手機屏幕正式量産,並開始在全球一線品牌手機應用。

  “與5代線生産手機屏幕相比,8.5代線生産手機屏幕可切割的數量是前者的4倍左右,效率大大提高。”該研發負責人&&。

  今年,重慶京東方的創新“答卷”仍在不斷加分添彩。

  上個月,重慶京東方研發的業內首個500+Hz超高刷新率電競用顯示産品,在全球顯示領域專業盛會——SID國際顯示周上驚艷亮相。

  要知道多年前,筆記本顯示産品的最高刷新率僅為60Hz。如今,重慶京東方已將刷新率升級至500+Hz,提升逾8倍,這將給用戶帶來極致的沉浸式體驗。

  刷新率提升的背後,是京東方基於多年半導體技術的積累,對TFT背板充電率、液晶材料響應速度、高速數據處理及傳輸等多項技術難題的突破。

  數字經濟增加值佔重慶地區生産總值比重達到27.2%

  從2018年至今,重慶連續舉辦四屆中國國際智能産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智博會”),習近平總書記三次發來賀信,體現了對重慶的親切關懷,為重慶大力推進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

  走進重慶金康動力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康動力”)大學城智慧工廠,繁忙的生産線上,全自動化機器人打主力,偌大的生産車間,只有零星幾名工人操作着設備。

  金康動力是小康集團旗下專業從事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機和電控設備研發製造的子公司。記者看到,在這個“聰明”的工廠,超1000台機器人協作,高自動化、高智能化、高集成化的産線設計,在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時,更確保了製造精度,産品的可靠性大幅提升。

  汽車是重慶的支柱産業,新能源汽車是汽車産業的發展方向。近年來,金康動力深入實施大數據智能化,以創新驅動加速發展,加快推動“重慶造”汽車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轉型升級。

  “今年,我們將研發出一款具有全球領先水平的高壓電驅産品並實現量産,它將讓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時間縮短一半。”金康動力技術委員會委員陳明昌説。

  鋼鐵生産工序多、強度大,現場環境複雜。在寶武韶鋼煉鐵車間,高爐內不斷旋流的鐵水溫度高達1500℃,比火山爆發噴涌出的岩漿溫度還高。

  如今,有了中冶賽迪重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冶賽迪信息”)打造的全球首個鋼鐵智慧中心——寶武韶鋼智慧中心,400多名員工從重大危險區域撤離了出來,只需坐在5公里以外的集控中心遠程作業即可,總體勞動生産率還提升近40%,安全又高效。

  “寶武韶鋼智慧中心正是基於我們開發的‘水土雲’工業互聯網平台打造,一體化智能管控系統,可以為鋼鐵企業提供全流程智能應用。”中冶賽迪信息總經理徐燦&&。

  作為中冶賽迪在2021智博會上發布的重點項目,目前,“水土雲”工業互聯網平台正在各地鋼企開枝散葉,甚至走出國門,推動了鋼鐵生産的智能化變革。本月,中冶賽迪信息成功入選“2022年國家鼓勵的重點軟體企業”。

  一手抓數字産業化、一手抓産業數字化,重慶積極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傾力打造“智造重鎮”、建設“智慧名城”,用大數據智能化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數字經濟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達到27.2%。

  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在全國的影響力不斷提升

  西部(重慶)科學城鳳棲湖公園,湖面碧波蕩漾、荷葉田田,湖畔綠林成片、花香撲鼻。

  風景如畫的公園旁邊,坐落着西部(重慶)科學城科技創新的“頭號工程”——金鳳實驗室。作為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金鳳)生命島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裡未來將是生命健康“最強大腦”的聚集地。

  近日,首批科研團隊已正式入駐並開展科學研究,標誌着金鳳實驗室以兩院院士領銜、高層次青年科學家為主體的科研隊伍基本形成。

  “金鳳實驗室將聚焦生命健康領域,構建智慧病理、腦科學與腦疾病和醫學檢驗三大研究集群,開展原創性研究,産出引領性創新成果,努力成為重慶實驗室‘新樣板’、國家實驗室‘生力軍’,為西部(重慶)科學城加快打造重要科技創新策源地,重慶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提供強力支撐。”金鳳實驗室運營負責人徐輝説。

  值得一提的是,金鳳實驗室與華大共建的國內首個病理時空組學研究平台“金鳳華大時空中心”也即將正式投用。

  時空組學技術是目前全球唯一能同時實現“亞細胞級分辨率”和“厘米級全景視場”的技術,堪稱“超廣角百億像素生命照相機”,可以同時“拍到”組織裏每個細胞的基因信息和空間位置,從時間和空間的維度上大大推動人類對於生命複雜性和疾病的全面認知,為疾病的預防、診斷與治療帶來革命性突破。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推動的重大決策部署,飽含着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對川渝兩地的殷切期望。把成渝地區建設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創中心,重慶正快馬揚鞭。

  高水平建設大學城、科學谷、科研港、生命島、科創街“五大創新支撐”,目前,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金鳳)已具雛形。

  “重慶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深入推進,一批科技創新平台不斷壯大,高端創新資源加快聚集,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在全國的影響力正在不斷提升。”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

  新聞延伸>>>

  重慶京東方:

  6年來完成新産品開發逾1500項

  “核心技術不是別人賜予的,不能只是跟着別人走,而必須自強奮鬥、敢於突破。”京東方重慶區域副總經理周旻果&&,6年來,重慶京東方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高度重視創新,抓住核心技術進行重點攻關,技術迭代數百項,工藝技術升級改善近千次,累計專利申請近2000件,完成搭載新技術的新産品開發逾1500項。

  他介紹,2015年量産的重慶京東方第8.5代TFT-LCD生産線,已持續盈利多年。2021年量産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産線,主要生産手機、車載及可折疊筆記本等全新一代高端柔性顯示産品,在顛覆人們傳統生活的同時,也將開啟新一輪顯示革命。

  此外,正在建設的京東方(重慶)創新中心,今年將正式運營,集聚上下游和關聯産業資源、創新資源及服務資源,形成産業共生的生態新模式,打造區域新名片。

  自2012年與重慶結緣以來,京東方已在渝布局6個項目,累計投資超800億元。未來,重慶京東方將全力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機遇,持續推動半導體顯示技術的創新迭代和高端顯示的普及應用,踐行“屏之物聯”戰略,以更優異的産品和服務賦能生態合作夥伴,助力重慶成為全球重要的千億級半導體顯示産業集群。

  記者 張亦築 實習生 冉羅楠

編輯: 韓夢霖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8752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