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渝北:構建“1+22”環境執法網絡 打通“最後一公里”

  工作人員開展執法檢查。渝北區生態環境局供圖

  近年來,渝北區在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上主動作為,積極探索,抓住街鎮輻射半徑小、反應速度快的特點,委託鄉鎮街道行使部分環境行政執法權,構建了全區“1+22”的環境執法網絡,切實打通執法的“最後一公里”,提高執法效能。

  試點部分環境行政執法權

  “長久以來,由於編制受限、人員緊缺等原因,部分鎮街一些生態環境違法等問題得不到及時查處,存在‘真空’和空檔。”渝北區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此,該局在區域內試點委託鄉鎮街道行使部分環境行政執法權,能夠及時處置所在區域的環境問題,讓生態環境執法工作離老百姓更近,執法效率更高。

  2017年,渝北區在雙鳳橋、寶聖湖街道和興隆、統景鎮開展委託鄉鎮街道行使部分環境行政執法權試點。通過總結試點經驗,於2019年正式推行委託鄉鎮街道行使部分環境行政執法權,多項舉措並舉,嚴格規範委託制度,推動渝北區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為嚴格落實鄉鎮街道黨委、政府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制度,把生態環境保護納入各鎮街績效考核內容,渝北區先後&&了《重慶市渝北區有關單位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渝北區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規定(試行)》《渝北區生態文明建設考核實施細則》等文件,將部分執法事項委託給鎮街,進一步明確了職能職責,確定了60余名委託執法人員,構建了全區“1+22”的環境執法機制,形成職責清晰、權責一致、高效有序的全區多層級、一體化的綜合行政執法體系。

  此外,渝北區生態環境局全面梳理各鎮街行政處罰、行政強制方面的行政執法權,制定《渝北區生態環境鎮街綜合執法法定行政執法權責清單》,並梳理出該局委託鎮街行使的17項執法事項,執法內容主要包括常見的大氣揚塵、餐飲油煙、飲用水源保護、新建項目等方面,並分別於2019年和2021年先後兩次與全區22個鎮街簽訂了《生態環境執法委託協議》,並報該區司法局進行備案。

  加強委託執法證件管理

  為規範委託執法行為,提高執法水平,渝北區生態環境局加強委託執法證件管理,嚴格實行執法人員資格管理制度,委託執法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亮證執法,並對全區22個鎮街開展了環境委託執法事項的培訓。兩年來,組織鎮街環境委託執法人員法律知識和業務培訓160餘人次;三是強化委託執法保障。

  同時,渝北區生態環境局先後給各鎮街配備執法車輛22輛,辦公電腦、執法攝像機、錄音筆等執法設備60余套,同時給予各鎮街每年5萬元工作經費,既提高了鎮街委託執法的積極性,又保障了各鎮街委託執法活動的需求。

  此外,渝北區生態環境局結合鎮街實際,對生態環境執法行業專業文書進行了完善,形成了適用於全區統一規範的委託執法文書,同時規範委託執法禮儀,對各鎮街行政執法人員規範執法的禮儀作了詳細要求,並且嚴格執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等制度,不斷提高執法質量。

  執法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近期,家住渝北區寶聖湖街道陳先生一直很苦惱。他家所在的小區周圍有個水泥河沙堆場,每天揚塵嚴重,陽&上的衣服都不敢晾曬,嚴重影響了周邊群眾的生活。

  接到群眾投訴後,渝北區生態環境局立即啟動委託執法程序,將案件轉交給寶聖湖街道,街道執法人員賡即對群眾反映的位置進行了現場檢查,發現該露天堆場未採取任何防塵措施,現場砂土、石子未進行覆蓋,霧炮機等噴淋設施未運行,執法人員隨即對該堆場進行現場取證,並依法該進行行政處罰,並責令該公司立即對揚塵進行整改。

  無獨有偶,仙桃街道某燒烤店油煙污染嚴重,導致樓上住戶連窗戶都不敢打開,正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接到案件轉接的仙桃街道執法人員立即對該餐館開展執法。經核實,該餐館在經營過程中未安裝油煙凈化器,造成油煙直排,導致樓上住戶生活受擾。執法人員責令該餐館立即安裝油煙凈化設施,並對其違法行為立案查處,該餐館的油煙擾民問題得以妥善解決。

  據悉,渝北區正式實行鎮街環保委託執法4年來,全區22個鎮街共計處理群眾投訴2000余件,行政處罰84件。委託執法打通了渝北環境執法的最後“一公里”提高了執法效能,有效地緩解了以往鎮街“看得見,管不着”和執法支隊“管得着,看不見”的問題,以往油煙污染、噪聲擾民、揚塵等群眾關心的熱點、焦點生態環境問題都得到了適當處置,群眾滿意度逐年提高。(李波)

編輯: 韓夢霖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872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