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銅鑼山礦山公園生態修復司法實踐基地建成揭牌

  新華網重慶6月7日電(韓夢霖)為積極踐行恢復性司法理念,進一步提升社會公眾的生態環境法治意識,銅鑼山礦山公園生態修復司法實踐基地近日在重慶市渝北區銅鑼山揭牌成立。

  該基地分為主題景石、礦山導覽、審判之路、互動科普廊、科普景觀廊、互動科普園等區域,充分融入環境資源審判法治元素,通過以案釋法、互動科普等寓教於樂的方式,讓游客在觀賞公園風景的同時學習法律知識,了解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重慶市一中法院黨組書記、院長盧君&&,重慶三級法院在作為生態環境“破壞-修復-再利用”典型的銅鑼山礦山公園選址,聯合共建生態修復司法實踐基地,以法治智慧、法治方式促進受損生態環境及時有效恢復,是貫徹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的具體實踐,也是凝聚保護合力,加強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和整體保護的有益探索。接下來,將持續提升環境司法服務保障的精細度和穿透力,把基地打造成為生態司法保護的一張“新名片”。

  近年來,重慶法院積極踐行恢復性司法理念,因地制宜打造了南岸廣陽島、梁平雙桂湖、江津中壩島一批生態修復基地,從“點上開花”到“串珠成鏈”,在成果展示、法治教育、理念傳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重慶市高法院副院長李生龍&&,銅鑼山礦山公園生態修復司法實踐基地由重慶三級法院聯合共建,是推動生態修復與旅游帶動相得益彰的範例,也是用法治力量書寫“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重慶法院將以此次基地建設為契機,進一步發揮生態環境司法保護職能,不斷深化改革創新,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的新要求、新期待。

編輯: 張青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717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