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8日,墊江縣澄溪鎮民心社區黨支部組織部分黨員群眾學習市第六次黨代會報告。特約攝影 向曉秋/視覺重慶

5月31日,九龍坡區謝家灣街道華潤凌江社區,社區幹部群眾專題學習市第六次黨代會精神。(九龍坡區政法委供圖)
凝心聚力繪藍圖,昂首闊步新征程。
5月31日,中國共産黨重慶市第六次代表大會在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後勝利閉幕。號角已經吹響,目標催人奮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市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倍感振奮,信心十足。
對歷史最好的致敬,是書寫新的歷史;對未來最好的把握,是創造更美好的未來。大家紛紛&&,要深刻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進一步把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全面落實在重慶大地上,以新擔當新作為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奮力書寫重慶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篇章。
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毛相林:
打造“下莊天路”品牌,逐步實現村美民富
5月31日,一場雨後,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村民們的房前屋後,各種鮮花嬌艷欲滴。
村民陳祖英、張祖青等人,正在查看柑橘、脆李的長勢。在這裡參觀下莊“天路”的游客,看著雲霧繚繞、仙境一般的村子,也忍不住紛紛拍下這幅美麗的“水墨畫”。
“市第六次黨代會報告提到,要深入推動鄉村振興,促進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這幅畫卷正逐步呈現在眼前。”剛剛參加了市第六次黨代會的竹賢鄉下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毛相林感慨地説,隨着下莊“天路”提檔升級、“天路”危岩治理、下莊水渠修復以及傳統村落保護等項目推進,下莊村已發生翻天覆地變化,鄉村面貌更加靚麗。
去年7月13日,毛相林帶領全體村民在愚公講堂與重慶市浙樂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下莊天路公司的母公司)簽訂了下莊村集體土地入股協議和“下莊天路”商標入股協議,標誌着下莊村在“鄉村振興 産業助力”的道路上按下了“快車鍵”。
毛相林説,用老房子改造的下莊院子古色古香,傳統的土坯房、木制的門窗、高高的傳統挑檐,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下莊村還把幹部教育培訓與鄉村旅游結合起來,探索推行“旅游家訪”,讓培訓學員、外來游客住到每家每戶,村民從中受益不少。
“當前正是脆李生長期,今年雨水足,脆李品質肯定好,村民們的荷包會越來越鼓。”言語中,毛相林的欣喜和期盼寫在臉上。對於未來,他信心滿滿:“一定會有更多的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下莊村將逐步實現村美民富。”
長城汽車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品質保證科副科長李曉龍:
抓質量提品質,為打造現代製造業基地添磚加瓦
“製造業是重慶經濟發展的家底,實體經濟是構築未來優勢的根基,我們要用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心無旁騖把現代製造業搞上去、把實體經濟發展好。”市第六次黨代會剛閉幕,出席會議的黨代表、長城汽車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品質保證科副科長李曉龍,就在思考如何向同事們傳達黨代會精神。
“結合黨代會報告,我將重點針對未來五年的目標和重點工作舉措等精神進行傳達,讓大家發揚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埋頭苦幹,一起為打造現代製造業基地添磚加瓦。”
長城汽車重慶分公司於2018年6月1日開工建設,2019年8月30日整車下線,歷時14個月建成投産,創造了行業內同類規模最快工廠建設紀錄,規劃産能25萬台/年,提供崗位1000余個,産值400億元左右。截至今年3月,累計生産整車38.5萬輛,納稅71億元,實現工業産值570億元。該公司已形成以整車為龍頭,發動機、變速器、車身、底盤、電子電器五大零部件産業聚集規模。
李曉龍説,作為一名製造行業的基層管理者,一定要認真領會黨代會精神,努力做好本職工作,抓好産品質量,提升産品品質,加速電動化、智能化技術布局,發力高效燃油、混動、氫能等多技術路線,全面助力低碳出行,為建設永川千億級汽車産業生態城貢獻力量。
金鳳實驗室運營負責人徐輝:
建設具有全國競爭力的生命健康創新策源地
西部(重慶)科學城鳳棲湖畔,花香草綠,風景如畫。坐落於此的金鳳實驗室建築裝修臨近尾聲,一批科研設備就位,即將迎來首批“最強大腦”——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卞修武團隊在內的首批8個核心團隊,將正式入駐並開展科研活動。作為金鳳實驗室的運營負責人,徐輝近期格外忙碌。
“黨代會報告提到,爭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布局,加快匯聚優質創新資源,高水平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金鳳實驗室作為市委、市政府和西部(重慶)科學城打造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必須奮步疾蹄加快建設。”徐輝説。
按照規劃,金鳳實驗室投用後,將聚焦生命健康領域,構建智慧病理、腦科學與腦疾病和醫學檢驗三大研究集群,開展原創性研究,産出引領性創新成果,努力成為重慶實驗室“新樣板”、國家實驗室“生力軍”。
“最近幾天,通過各種渠道學習黨代會報告,大家都倍感振奮,也感到大有可為、未來可期。”他&&,結合重慶已有的學科基礎和人才優勢,金鳳實驗室擬把“重大疾病的下一代診斷”作為核心任務,通過探索科技管理體制機制創新,打造具有高水平的科研技術平台,引育一批領軍型科研人才、攻克一批引領型前沿技術、取得一批標誌性原創成果,建設具有全國競爭力的生命健康創新策源地,助力重慶加快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重慶三峽曲藝保護傳承中心黨支部書記、主任,重慶市三峽曲藝團團長何菊芳:
讓傳統文化活在當下服務當代
5月31日上午,位於萬梁古驛道孫家鎮的一所小學,四川竹琴的優美旋律在校園縈繞。這裡是萬州區孫家中心小學,每當大課間音樂響起,全校兩百多名學生人人手持竹琴,在操場布成方陣表演竹琴《讚三峽》。學生們動作整齊柔美、唱得字正腔圓。
“我們曲藝團每年都要進學校、進社區、進景區、進企業開展惠民演出近200場,還會讓曲藝演員現場授課,在非遺傳承基地開展培訓等活動。在傳統文化熏陶下,不少學生和市民都會打竹琴、金錢板、川東盤子。”參加了市第六次黨代會的重慶三峽曲藝保護傳承中心黨支部書記、主任,重慶市三峽曲藝團團長何菊芳,對黨代會報告提出的“保護傳承好巴渝文化、三峽文化、抗戰文化、革命文化、統戰文化和移民文化,留住更多鄉愁記憶,讓歷史文化活在當下、服務當代”深有感觸、十分讚同。
作為四川竹琴第九代傳承人,同時作為一名黨代表,何菊芳深感責任在肩。“我回去以後一定做好表率,認真傳達宣傳落實好黨代會精神,繼續紮實做好中華傳統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工作,講好中國故事、重慶故事、三峽故事、移民故事,推進實施演出惠民,夯實、擦亮萬州城市文化名片‘中國曲藝之鄉’,為推動重慶文化繁榮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彭水縣生態環境監測站副站長、高級工程師蔣琼華:
讓天藍、地綠、水清成為常態
5月31日,清晨的彭水縣城薄霧如紗,鱗次櫛比的房舍在薄霧中若隱若現,烏江和鬱江如兩條碧綠的玉帶穿行其間……參加市第六次黨代會的彭水縣生態環境監測站副站長、高級工程師蔣琼華,一早就在朋友圈裏看到了這幅美景。
“過去5年,是彭水縣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穩中向好的五年。”蔣琼華介紹,烏江彭水段國控斷面水質綜合達Ⅱ類,鬱江國控斷面水質穩定保持或優於Ⅱ類;城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2021年縣城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57天,優良率達97.8%,彭水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蔣琼華&&,黨代會報告提出“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重要一環,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進一步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的部署要求,持續提升生態環境監測質效,為高質量發展集聚綠色動能,讓良好生態成為彭水“三四六”發展思路的支撐點,讓天藍、地綠、水清成為常態。
重慶夢之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裁苗盛茂:
以科技手段助力平安重慶建設
5月31日上午,重慶夢之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會議室裏,公司總裁苗盛茂正組織討論在公司成立黨支部的相關事宜,希望在黨建引領下,更好地以科技手段助力平安重慶建設。
這家公司是專注於網絡信息安全領域的“專精特新”企業,長期針對網絡詐騙、金融犯罪等,為相關部門提供技術支撐。2021年,公司累計為重慶公安機關推送電信網絡詐騙預警信息超過223萬條,助力全市網絡詐騙案件立案數量同比下降21.4%。
“黨代會報告提出,今後五年要實現六方面目標,其中就包括平安重慶建設更加有效。”苗盛茂説,作為一家網絡信息安全企業,為社會守望公平正義、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是公司的重要目標。
苗盛茂&&,下一步,公司將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用好旗下的“雲知”反電信詐騙威脅防禦平台,及時發現不法分子的詐騙行為,為公安機關打擊違法犯罪行為提供技術服務,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同時,公司將持續擴大與在渝各高校的合作,為重慶培養更多網絡信息安全本土人才,助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重慶。
江北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張千里:
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5月31日,在江北區北濱路隋棠書院,《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等書籍吸引不少讀者選購。
“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必須跟進一步。”江北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張千里&&,近年來,江北區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始終堅持把學習宣傳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任務,使之成為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政治上的主心骨、思想上的定盤星、行動上的指南針。
“黨代會報告提到,要深化理論武裝,持續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張千里説,接下來,江北區將探索“理論微宣講+百姓論談+文藝進社區”宣講模式,在“微”字上做文章,以“小故事”解讀“大道理”、“小切口”反映“大主題”、“小人物”展現“大時代”;以群眾為主體、議群眾話題,讓身邊人談身邊事、以身邊事引導身邊人;把文藝演出融入宣講過程,推動理論宣講更接地氣、聚人氣、有底氣,助推江北加快落實“四個率先”、建設“兩高”示範區。
南川區鳴玉鎮黨委書記毛霞:
打造“四態合一”的美麗鄉村
5月31日一大早,南川區鳴玉鎮中心社區向家溝,農民正忙着打掃院壩。波光粼粼的水田與旁邊用青磚、石磨、陶罐等裝飾的農家小院相得益彰,一派古樸寧靜的鄉村風貌。
“黨代會報告提出,要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打造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這為我們打造‘四態合一’的美麗鄉村增強了信心。”南川區鳴玉鎮黨委書記毛霞説。
鳴玉鎮是典型的農業鎮,近年來該鎮通過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動,與四川美術學院展開校地合作,打造了小田園、微景觀的鄉村振興人居環境示範點。同時,依託鄉村文化底蘊和生態環境優勢,精心打造了集生態觀光、農(漁)事體驗、科普教育、美食餐飲、特色民宿等功能為一體的向家溝“稻香漁歌”鄉村振興示範長廊,把美麗環境變成了“美麗經濟”。
毛霞&&,為保留原鄉原味,用心用情守好生態、傳承文化,守好綠水青山,按照全區統一部署,他們將充分挖掘鄉村資源,推動生態、形態、文態、業態“四態合一”,探索“農業+文化+旅游”農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子。同時,加快補齊路、水、訊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打造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九龍坡區謝家灣街道政法委員茍明:
推動“紅色管家”基層社會治理特色品牌做大做強
“深入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着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重慶,我們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充分發揮網格員、志願者等作用……”5月31日,九龍坡區謝家灣街道華潤凌江社區,街道政法委員茍明正組織社區幹部群眾專題學習黨代會精神。他説,黨代會提出關於深入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任務,讓大家對繼續推動“紅色管家”基層社會治理特色品牌做大做強,有了更大的信心和昂揚的鬥志。
茍明&&,下一步,謝家灣街道將按照黨代會規劃的目標藍圖,持續開設紅色大講堂,開展特色微宣講,以文化認同凝聚治理共識;持續強化黨建引領,打造組織嚴密、功能齊全的三級網格管理陣地,為宣傳教育、民情分析、服務活動提供保障支撐;持續強化社區吹哨部門報到,網格吹哨社區報到,共商共議解決社區重大問題;繼續打造“愛心趕場”“細心護苗”“孝心敬老”等“五心”特色活動品牌,始終做到貼心服務群眾,精準服務商企。
重慶三峽學院教師教育學院2019級小學教育(師範類)學生牟紅:
扎根鄉村教育事業,爭做“四有”好老師
近段時間,重慶三峽學院教師教育學院2019級小學教育(師範類)學生牟紅,經常在線上和萬州百安移民小學的教研組老師們,一起學習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提前適應教育教學大綱,為明年走上工作崗位打好基礎。
黨代會報告提出,深入推動民生改善,切實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作為一個青年學子,牟紅對此感受頗深。“我讀大學這幾年,見證了重慶的飛速發展。我老家所在的小鎮,不但成功地全面脫貧進入小康,更是吃上了‘旅游飯’,大家臉上都露出了發自內心的笑容。”
“黨代會報告裏提出的‘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讓每個孩子都能上好學’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作為一名定向培養免費師範生,明年夏天,牟紅將成為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的一名基層小學教師。她説,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將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爭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時刻不忘勉勵自己,扎根鄉村教育事業,不斷優化教學質量,深化教育研究,在理論學習中充實自己,在實踐工作中提高水平,實現“五育並舉”,讓鄉村學生受到更好的教育,培養更多的新時代接班人。
(本報記者 戴娟 陳維燈 王亞同 顏若雯 張莎 張亦築 何春陽 王天翊 韓毅 趙偉平 李志峰 周松 實習生 冉羅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