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針對跨界河流治理,川渝從“各管一方”向“聯防聯控聯治”轉變的背後,如何從制度和機制上破解跨流域、跨部門管理和治理瓶頸?
任麗娟:川渝兩地歷史同脈、水系同源、地理同域、經濟同體,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的跨界河流有81條,流經100多個地市和區縣,河流總長度1萬多公里,相當於地球周長的四分之一,最終注入長江匯入三峽水庫。近年來,我們堅持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大背景、大邏輯下,從制度破題、從機制解題,奮力書寫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水生態篇章。總結起來,就是“三個一”。
一是“一盤棋”謀劃。我們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深化四川重慶合作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工作方案》總指南、總依據下,與四川省聯合發布《川渝跨界河流管理保護聯合宣言》,聯合簽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水利合作備忘錄》《深化川渝兩地水生態共建共保協議》《川渝跨界河流聯防聯控合作協議》等,協同推進河長制和嘉陵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立法,從制度層面、系統角度謀劃川渝河長制工作。
二是“一條心”合作。深化聯席會議、河流共治等9項聯合機制,搭建了“信息互通、聯合監測、數據共享、聯防聯治”工作平台,聯合開展了川渝跨界河流污水偷排直排亂排專項整治行動和川“清四亂”專項行動,步調一致推進川渝河長制合作向縱深發展。
三是“一體化”推進。聯合印發《關於成立川渝河長制聯合推進辦公室工作方案》,在全國省級層面首創成立跨省河長辦公室——川渝河長制聯合推進辦公室,每年互派3名幹部挂職交流,專職負責研究解決川渝跨區域、跨流域、跨部門的重難點問題,實體化、專責化推進川渝跨界河流共建共保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