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着最後一筆錢撥出,重慶市江津區某建築集團拖欠的農民工工資40余萬元全部付清。“我們能夠這麼快拿到拖欠的工資,全靠政府為我們調解討薪。”農民工陳開雲看了又看收到的到賬短信,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據介紹,從陳開雲等人到江津區人力社保行政執法支隊反映情況,到工資全部撥付到個人賬戶,僅用了30天。這主要得益於江津區創新探索訴調一體對接機制,縮短了勞動保障監察立案、法院起訴等手續,減少了多個重復調查取證的環節,縮短當事人的維權時間6個月以上,跑出了根治欠薪“加速度”。

圖為重慶勞動保障監察部門工作人員正在走訪工地。(重慶市人力社保局供圖)
江津區強化創新推動根治欠薪,正是重慶解決農民工欠薪問題的縮影。記者從重慶市人力社保局獲悉,自2021年11月1日啟動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以來,重慶共處理農民工工資拖欠案件406件,涉及人數5400餘人,為農民工討薪7517.88萬元。這一行動還將持續至2022年春節前。
據了解,在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中,重慶23個市級成員單位協同配合,在全市在建項目監控全覆蓋的同時,緊盯117個在建建設項目欠薪隱患,統籌解決農民工欠薪問題。為暢通舉報投訴渠道,重慶建立了勞動者反映問題線索“直通車”等常態機制,“線上+線下”雙線受理群眾訴求。
立足於形成部門合力,重慶還加速推進聯合執法,對欠薪案件“快查快處”。“到工地做工時,老闆説‘做完就付工錢’,現在完工了,老闆卻不見蹤影,工錢更是不知何時能拿到。”此前不久,沙坪壩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接到勞動者李大姐電話投訴,反映她和十余名工友在一工程項目上做開荒清潔,被承包人拖欠工資數萬元。

圖為工作人員正為農民工發放宣傳材料。(重慶市人力社保局供圖)
沙坪壩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研判這個項目可能存在大規模欠薪,迅速&&區住建委,組成聯合檢查小組到項目進行摸排,發現該開荒項目管理混亂,用工渠道複雜。隨即,沙坪壩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將該案作為專案,聯合區住建委進行調查。在多方協調幫助下,承包人籌措49萬餘元,付清了工人工資。
“智慧治欠”,也成為重慶預防、治理欠薪的重要抓手。重慶市勞動保障監察總隊副總隊長周洪渝説,重慶已建成投用“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控預警平台”,現正在交通、水利、農業等領域工程建設項目全面推廣。通過對專用賬戶資金狀態、工資發放、舉報投訴、實名制管理信息、稅收、信貸等進行大數據分析,對欠薪隱患實時預警,做到欠薪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實現“智慧治欠”。(記者黃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