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辦好“百姓事” 答好“民生卷”

  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4萬人、職業培訓惠及1.3萬人;啟動實施老舊小區改造項目151個,面積達105.44萬平方米;解決企業發展困難個性問題12個……

  這是2021年,榮昌區交出的一份“民生答卷”。

  安逸!家門口就能找工作

  12月16日一早,榮昌區萬靈鎮玉鼎村“就業驛站”就人氣爆棚,求職者絡繹不絕。通過驛站,能及時了解最新的企業用工資訊,並應聘心儀的崗位。

  “現在找工作不用去城裏,也不需要去人才市場了。在村裏面的‘就業驛站’就能看到招聘資訊。這些資訊齊全得很,不止有榮昌的,還有其他省市的。”萬靈鎮玉鼎村村民張倩早早來到“就業驛站”,想在年後給自己換份離家更近的工作。

  穩就業就是穩民心,保就業就是促發展。今年以來,榮昌區大力開展“送崗位、送政策、送服務”,努力開發就業崗位,讓更多城鄉居民實現就近就業。

  據了解,作為就業崗位送到府的便民舉措之一,榮昌區目前已設置了30個“就業驛站”。這些驛站提供的崗位資訊囊括了榮昌區就業部門發布的所有就業資訊。

  在將就業崗位送到府的同時,榮昌區還及時開展就業政策送到府服務。圍繞援企、穩崗、擴就業和重點群體幫扶,調整優化支援舉措,讓政策第一時間落實。

  榮昌區吳家鎮黃桷灘果園是由退役軍人秦東照打造的現代農業園。創業初期,榮昌人社部門除了提供相關創業政策支援外,還在果園設立了就業幫扶車間,對果園招用脫貧人員就業的崗位進行每月500元的財政補貼,助力企業穩崗發展。

  今年以來,榮昌區面對新形勢、新變化,強化服務理念,強化創業載體建設,充分發揮創業帶動就業“倍增效應”。通過殘疾人招聘會、退役軍人招聘會、高校畢業生服務周等多點發力,建立健全“精準識別、精準服務、精準管理”的就業援助機制,促進各類勞動者實現充分就業。

  榮昌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人介紹,榮昌區廣泛搭建平臺構建區級、村社、勞務經紀人三級就業服務體係。通過拓寬群眾的就業渠道,全面提升就業指導服務力度,送崗位、送政策、送服務。今年榮昌區城鎮新增就業1.4萬人,職業培訓1.3萬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1億元,讓群眾求職有門、就業有路。

  安心!晚上出門不用打黑摸了

  “安居樂業是老百姓的夢想。是否買得起房,能否住得安心,關係人民安居樂業。近年來,榮昌區努力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把實事做實,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榮昌區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説。

  昌元街道白象社區農資公司家屬院建于上世紀80年代末,有居民104戶,院內地面坑坑洼洼,下雨就積水;房屋預制板開裂,樓頂漏大雨,樓層飄小雨;墻壁上的瓷磚不時脫落,人走在下面心都是懸吊吊的。

  為了改善小區居民生活環境,榮昌區將農資公司家屬院作為昌元街道白象社區三期改造項目。在充分徵求居民意見的基礎上,8次修改圖紙才敲定施工方案。改造後,整個家屬院倣佛穿上了新衣:地面鋪上了透水混凝土,安裝了8盞路燈,還裝上了小區道閘係統和安防設備,劃定了停車位,讓居民出行和生活更加方便安全。

  農資公司家屬院小區改造只是榮昌區努力改善民生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榮昌區依托“小院講堂”召開院壩會,收集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同時,實施“十指連心”黨員幹部密切聯繫服務群眾制度和鎮街幹部值夜制度,黨員幹部與群眾面對面交流,點對點聽取意見,收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2366個。收集到的問題形成清單,經區委常委會審定,形成“35件區級重點民生項目”“1236件處級領導幹部為民辦實事”和“14653件普通黨員辦實事”三張特色清單並下發。

  今年以來,全區黨員幹部認領的15944件實事,已辦結15799件。

  巴適!嘗到了智能化的“甜頭”

  在榮昌區惠達智能家居6萬多平方米的衛浴生産數字化車間,生産線上幾乎看不到工人的身影,只有穿梭機、傳輸帶、機械臂等設備在有條不紊地作業。稱重配料、修坯、噴釉、裝窯等,全由機器人來完成。

  “數字化車間的建設,使企業生産效率提高20%,産品不良率降低35%,運營成本降低17%,能源利用率提高18%。”惠達智能家居綜合管理部負責人説。

  在榮昌,這樣的數字化車間有23個,智能工廠有2個。這是榮昌區實施大數據智能化創新發展戰略帶來的改變。

  “受疫情影響,很多市場主體用工成本上升,産值下降,面臨的壓力前所未有。”榮昌區經信委工作人員介紹,為了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榮昌區引導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通過設備換芯、生産換線、機器換人,加快推進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等試點示范項目建設,推動産業提質增效。

  “以前包裝需要20余名工人操作,現在只需要10人,既提高了效率,又節約了成本。”重慶澳龍生物企業生産總監提到該企業實施的智能化改造項目——獸用生物制品制造智能工廠激動不已。目前,該工廠已建成7條自動化生産線,主要生産設備均實現互通互聯,數字化裝備數量佔生産裝備總量的93.95%。

  通過在“點”上抓單臺設備改造、在“線”上抓生産線升級、在“面”上抓係統整合,榮昌區共實施智能化改造項目179個,完成投資73億元,企業不良品率平均降低37.2%,運營成本平均降低22.3%,能源利用率平均提升23.38%,生産效率平均提升49.1%。

  榮昌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榮昌將深入實施制造業智能化賦能工程,引導企業加大技改投資力度,開展智能化改造,建設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18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