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水好可直飲 水量有保障 水管不結冰

  自來水達到直飲標準,村民很開心。記者 彭瑜 攝\視覺重慶

  12月11日,巫溪縣氣溫驟降,古路鎮萬樂村漫山白霜。往年這個時候,這裏的水管就會結冰堵塞停水。

  “有水,沒結冰!”一大早,村民張成柏起了床,擰開新安裝的水龍頭,水嘩嘩地流了出來。隨後,院子裏也接連傳來鄰居們“有水”的驚喜聲。張成柏高興地説:“這個智能供水還真管用。”

  張成柏口中的智能供水,是水利部在萬樂村試點實施的供水規范化建設和管理示范工程。巫溪縣水利局局長劉超告訴記者,新建的萬樂水廠不但水管不結冰,而且水質、水量都得到提升,真正做到了讓老百姓有水用、用好水、好用水。

  萬樂村平均海拔1200米,山高坡陡,地形復雜,無可靠骨幹水源工程支撐,全村1100余群眾飲水主要依靠山泉水、溪溝水。脫貧攻堅期間,全村新建改建蓄水池10個,鋪設水管12.7公里,分4個片區供水,基本解決供水保障問題。

  “解決了有水用的問題,還想解決用好水的問題。”村民童慶海所在的2社,距離水源地遠,過去時常缺水。他告訴記者,脫貧攻堅修了蓄水池,但水量、水質還有待提升,特別是遇到冰雪天氣,就擔心水管結冰堵塞停水。

  萬樂村是水利部支援的國家鄉村振興示范村,也是水利部定點幫扶巫溪縣工作組的支部共建村。今年7月,水利部將萬樂村供水規范化建設和管理示范工程納入水利部黨組直接組織和推動的第二批“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項目,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在海拔1200米的山上,一座現代化的水廠掩映在連綿的群山中,潔白的山泉水正嘩嘩地流進蓄水池。

  “現在水量、水質、防結冰都有了保障。”巫溪縣水利局副局長徐凱介紹,萬樂水廠採取雙水源聯動的水量保障方式,豐水時期以吳海洲老屋蓄水池(500立方米)為主水源,枯水季節以青樹坪蓄水池(100立方米)為補充水源,通過水泵提水補足缺口;為防止水管結冰堵塞,全部管道埋入地下50釐米,不能深埋的全部採用保溫棉包裹。同時,水在蓄水池沉淀後,再流經凈水間通過浸沒式超濾膜水處理設備處理,最後送到村民家中。徐凱打開水龍頭喝了一口水説:“現在出水水質穩定,達到了直飲水標準,老鄉們可以直接喝。”

  在萬樂村村委會辦公樓,記者看到供水信息化管理平臺的大螢幕上,總提水量、總産水量、總供水量、暫態流量、濁度、液位等指標一目了然。徐凱稱,這個管理平臺整合了水質線上監測資訊、水泵狀態資訊、超濾設備狀態資訊和水廠視頻監控資訊,實現設備遠端查看、用水統計分析的功能,並逐步實現通過短信方式,完成設備故障、水質不達標和管網漏損率偏高等異常情況的預警。

  現在,萬樂村已建立了基本水價和計量水價相結合的兩部制水價模式,逐戶安裝了物聯網智能水表,設計了水費收繳平臺,群眾可通過支付寶、微信等實現便利繳費。相關專家認為,萬樂水廠已成為西南地區山區單村供水典范。

  萬樂村黨支部書記解書映介紹,今年11月,在水利部和市水利局的幫助下,萬樂水廠建成投用。在保障群眾用水的前提下,村裏正思考依托該項目的直飲水加工商品水銷售,做大做強集體經濟。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180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