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將推出7項衛生健康數字新服務

  7項衛生健康數字新服務

  1.強化突發公共衛生智能響應

  2.提高智慧醫療服務管理品質

  3.提升中醫藥信息化服務水準

  4.優化數字健康生活服務方式

  5.加強數字健康環境監測評價

  6.創新數字健康協同治理模式

  7.推動數字健康科教融合發展

  12月16日,市衛生健康委舉行《重慶市衛生健康信息化“十四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新聞發布會,按照《規劃》,重慶將實施7項衛生健康數字新服務,到2025年,將重慶打造成為國內重要的智慧醫療標桿城市。

  構建“衛生健康雲”平臺,打造健康醫療大數據資源池

  據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王衛介紹,《規劃》是全國首個發布的省級衛生健康信息化“十四五”規劃,目標是到2025年,建成國內領先的衛生健康數字化基礎,打造成為國內重要的智慧醫療標桿城市,構建國內具有影響力的數字健康服務能力,推動我市衛生健康數字化發展步入全國先進行列。

  《規劃》分為發展基礎、發展思路、主要任務、保障措施四個部分。《規劃》明確,我市將構建“衛生健康雲”平臺,打造健康醫療大數據資源池。在打造衛生健康數字新服務方面,突出了應用性,內容涉及強化突發公共衛生智能響應、提高智慧醫療服務管理品質等7個方面。

  建設傳染病智慧化多點觸發監測預警係統

  《規劃》提出強化突發公共衛生智能響應,通過建設傳染病智慧化多點觸發監測預警係統,構建以傳染病及重大疫情防控為重點的智能監測預警體係,增強疾病預防控制智慧化能力;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報告監測資訊網絡和係統,形成一體化的衛生應急指揮決策信息化支撐體係。

  據介紹,在“十四五”時期,我市將完善衛生係統內“醫防協同”智能報病,以“聯防聯控”為抓手推進衛生健康、公安、海關等多部門涉疫資訊的匯聚和互聯互通,形成數據化防控機制,建立重點“人、物、事”監測網絡體係,並開展基于大數據和專業預警模型的風險研判綜合預警,全面提升我市應對疫情風險早期預警能力。

  實現覆蓋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動態監測

  按照《規劃》要求,我市將通過建立以個人身份資訊為索引的人口基礎資訊協同治理路徑,實現覆蓋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動態監測,提升生育形勢和人口變動趨勢監測預警水準;通過加快建立分級診療信息化支撐體係,提升面向基層的(5G)遠端醫療服務能力,助力分級診療互聯互通。

  我市還將創新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研究,積極創建國家級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創新中心,打造産、學、研協同應用平臺,探索衛生健康領域人工智慧、智慧醫療等融合應用場景;通過搭建醫學科研服務平臺,充分發揮醫療數據輔助臨床診斷、提升科研效率方面作用。

  《規劃》還提出建設衛生健康數字基礎設施工程、公共衛生應急智能化工程、智慧醫療服務提升工程、中醫現代化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健康生活智能保障能力工程、數字健康環境改善工程、數字健康行業治理智能化工程、衛生健康科教研能力提升工程等8個重點工程。(記者 李珩)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179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