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成為全國遊客最想去的城市 背後都做了什麼?

  五一假期,千廝門大橋上人頭攢動。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張質 攝

  近日,全國文化和旅遊財務工作會在重慶召開。

  會上透露一組數據——“十三五”以來,重慶文化和旅遊發展成效明顯,2020年文化産業增加值較2015年增長79.8%。

  在抖音發布的報告中,今年五一和十一,在最受歡迎旅遊城市中,重慶均排名全國第一。

  來看成績背後,重慶都做了什麼?

  突出“融”——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助推文旅融合

  關于重慶旅遊,一些變化正悄然發生。

  2021年國慶節期間,重慶國際馬戲城座無虛席。

  事實上,重慶雜技一直盛名在外,多次獲得國際大獎。為此,重慶在南濱路專門打造了一座國際馬戲城,但2017年投用後卻觀眾寥寥。

  如何讓節目吸睛更吸金?相關部門推出多項舉措。

  2019年,重慶市文化旅遊委打造的《魔幻之都·極限快樂Show》雜技秀在重慶國際馬戲城駐場演出,並與100余家旅行社等機構簽訂合作協議,開拓全國旅遊年票等多個年卡合作渠道。

  效果是明顯的。“兩年多時間,重慶國際馬戲城觀眾人數從幾人、幾十人,已經增加至數百上千人。2021年國慶節期間,更是有不少外地遊客慕名而來。”重慶市文化旅遊委相關負責人説。

  重慶雜技只是縮影,在文旅融合方面,重慶不吝投入。自2019年以來,重慶連續推出兩季“曬文化 曬風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動,美食美景頻頻亮相、秒殺優惠活動頻頻上線。

  同時,重慶還建立了文旅産業重大項目庫——華僑城歡樂谷等30個重大項目相繼建成投用,金剛碑歷史文化街區等100個重大項目加快建設,長江音樂廳等140個重大項目啟動規劃,實施革命文物及抗戰遺址等重點文物保護項目629個,重點加強傳統村落保護、文化生態保護示范點建設。

  對此,中國旅遊研究院長江旅遊研究基地首席專家、重慶市旅遊經濟發展高級顧問羅茲柏表示,文旅發展需要實際的載體,需要內涵的賦予,還需要恰當的表現方式,“重慶正是掌握了這組‘發展密碼’。”

  “獨特的城市風貌和文化底蘊讓重慶的文旅發展有巨大優勢。”羅茲柏説,近年來,重慶文旅融合不斷推進,不僅為遊客帶來了更優質的觀光體驗,也讓重慶的本土風情、歷史文明傳揚千裏。“國慶節,重慶各大景區、文化場館遊人如織,越來越多人跨越千裏來渝度假,這些就是印證。

  現在的重慶,早已不僅有洪崖洞、李子壩等吸引大家打卡,從顏值到內涵,重慶文化旅遊越來越受到喜愛。

  突出“聚”——

  打好“五張牌” 推動全域旅遊發展

  以點帶面,重慶文化旅遊呈現可喜變化。

  為推動全域旅遊發展,2018年5月,重慶提出全力打造旅遊業發展升級版,即打好“三峽、山城、人文、溫泉、鄉村”五張牌。

  截至2021年3月,“五張牌”多點開花、全面結果。

  打好“三峽牌”——編制完成《“大三峽”旅遊一體化發展規劃》《“大三峽”旅遊一體化發展實施方案》,舉辦中國長江三峽國際旅遊節、世界大河歌會,三峽遊品牌進一步唱響。組織召開長江三峽區域旅遊協作2020年渝鄂輪值主席會議,簽約招商合作項目20個,協議金額達216.億元,三峽旅遊發展動力進一步增強。

  打好“山城牌”——武隆、巫山、渝中、萬盛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范區。仙女山度假區、南天湖度假區獲批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建成21家市級旅遊度假區。研究制定山城旅遊發展專題方案,加入國際山地旅遊聯盟,開展山城旅遊專題研究和宣傳推介50余場。

  打好“溫泉牌”——重慶成功舉辦中匈溫泉産業發展高峰論壇、中國溫泉與氣候養生旅遊國際研討會,促成5個戰略合作框架協議、2個中外溫泉合作重大項目簽約。成立了世界溫泉與氣候養生聯合會重慶代表處、亞太(重慶)溫泉與氣候養生旅遊研究院,打造重慶“世界溫泉谷”。

  打好“人文牌”——重慶加快推進歷史建築、文物建築和傳統風貌街區保護修繕,利用文物遺跡、人文場館開展文化和旅遊活動。積極推進市級文藝院團駐場旅遊演出,打造推出了《印象武隆》《烽煙三國》《歸來三峽》《天上黃水》等10余項品牌旅遊演藝項目。

  打好“鄉村牌”——重慶獲評全國首批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范村8個,全市共建成302個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和420個美麗鄉村示范村,9個村被列為全國首批鄉村旅遊重點村,6個鄉村旅遊項目被列為全國鄉村旅遊發展典型案例。

  顯然,“五張牌”的打響讓重慶變得更有魅力。但羅茲柏認為,未來,重慶在增強遊客體驗方面還有進步空間。“現在流行沉浸式旅遊,在鄉村遊、溫泉遊中便可以加入戶外活動、遊樂項目、場景營造等多種元素。”羅茲柏説,文旅應該以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來呈現,讓時尚引領文化、推動旅遊發展。

  突出“引”

  精準招商助力項目建設、品牌打響

  發展文旅,走出去和引進來同樣重要。

  近年來,重慶精準招商,舉辦四屆文化和旅遊部産業精品項目交流對接會,路演精品項目37個,推介優質項目560余個,簽約重大項目420余個,中旅、中傳等成為“千億級”戰略投資夥伴。

  組織舉辦2021中國武陵文旅峰會招商推介會,意向簽約金額1432.75億元。促成武隆白馬山文旅康養小鎮等項目落地實施,投資預算金額超170億元。

  此外,舉辦文旅活動,拉動消費。截至目前,重慶已連續五年舉辦“重慶文化旅遊惠民消費季”。“十三五”期間,重慶通過線上線下開展活動,發放惠民補貼等,共計惠及文旅消費上億人次,拉動文旅消費超過95.7億元。

  在資金支援方面,重慶推動重慶銀行設立文旅特色支行,並協調12家金融機構為全市文旅産業綜合授信1600億元,總規模52億元的5支文旅産業股權投資引導基金運作良好。

  重慶市文化旅遊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時期,重慶市文化旅遊委將進一步推進文旅融合發展,統籌做好市級國有文藝院團深化改革工作。同時,配合推進《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規劃》編制工作,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持續推進“四季”文化旅遊宣傳,激發文化和旅遊市場活力。

  山水是重慶的“顏值”,人文是重慶的“氣質”。重慶文旅融合發展漸入佳境,大美重慶,等你來!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吳禮霜 首席記者 佘振芳/文

編輯: 陳雨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167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