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五個一”科技成果亮相全國博士後成果展

  12月18日,第一屆全國博士後創新創業大賽在廣東省佛山市開幕,重慶博士後科研團隊曬出了“一把刀”“一盒試劑”“一顆膠囊”“一臺發動機”“一個機器人”等“五個一”科技成果。

  本次大賽是我國博士後制度實施以來舉辦的規模最大、層次最高、覆蓋面最廣的全國性博士後創新創業賽事。我市參賽報名237項,排名全國第4。經過三輪遴選,三輪培訓,最終確定30個項目代表我市出徵此次大賽,47名選手來到現場參賽。

  “五個一”科技成果即“一把刀”: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海扶醫院博士後團隊在超聲治療領域,堅持走原始創新之路,研制出具有我國完全自主智慧財産權的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係統(海扶刀 )等係列設備,已累計取得41個國家的市場準入,出口德國、英國、韓國等28個國家和地區,全球保器官治療良惡性腫瘤患者17萬例。該係列設備實現了從基礎研究、技術研發、設備研制、臨床應用、標準/共識/指南制定等全球係列“從0到1”的突破。

  “一盒試劑”:重慶醫科大學博士後團隊響應國家新冠疫情防控的重大需求,成功研發係列新冠病毒抗體/抗原檢測試劑盒,其中4種産品已獲得III類醫療器械注冊證,團隊還在代表性地域樣本中深入分析新冠病毒在人群中的傳播流行特徵,首次以學術論文形式向全球介紹我國在疫情防控中經驗、措施與成效,從流行病學研究視角證實我國新冠防控措施有效性,為他國同類地區制定防控政策提供了科學依據。

  “一顆膠囊”:由重慶金山科技集團博士後團隊自主研發,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産權的無痛低成本和快速高精度內窺鏡膠囊機器人。其全自動導航功能實現了患者受檢時無需醫務人員對膠囊內鏡的操控,大大節約了醫生資源,解放了醫生雙手,實現了胃腸內窺鏡高度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標誌著國産膠囊內鏡技術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對全球膠囊內鏡發展具有裏程碑意義。

  “一臺發動機”:長安汽車博士後團隊歷時4年打造的具備世界先進水準藍鯨係列發動機動力平臺,不僅在燃油效率、峰值扭矩、運作噪音、排放標準等關鍵性能上取得重要突破,還計劃搭載到合資品牌産品上,成功開創國産自主汽車發動機技術“反哺”合資品牌的范例。

  “一個機器人”: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博士後團隊針對地下空間作業任務需求,創新性地採用涵道與履帶復合式兩棲構型,機器人配備陸空一體增穩控制器、人機混合智能控制中心以及多源傳感係統,可通過自主或遙操作等方式對地下空間資訊進行實時採集,為綜合管廊維護提供了全新的技術思路。

  近悅遠來,渝創渝新。據悉,2020年,重慶市博士後招收人數實現了歷史首次“倍增”,今年,我市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人才工作會議部署要求,支援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大力推進以博士後為引領的青年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工作,年招收人數將突破1000人,較2019年實現兩年“三倍增”。出站留渝率提升至83.7%,在站博士後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資助項目470項、項目經費8958萬元,同比分別增長58%和50%,市級財政投入增加到2.3億元。(記者 張莎)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179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