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購買“法拍房”要注意哪些問題?來看這份“避坑”指南
2021年12月18日 13:36 來源: 新華網

  12月17日,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重慶市江北區人民法院在觀音橋商圈開展網絡司法拍賣宣傳專場活動。圖為一位市民在了解司法拍賣相關知識。新華網 發

  新華網重慶12月18日電(韓夢霖)為了提高網絡司法拍賣的社會認知度和影響力,集中展示優質拍品,解答司法拍賣的相關疑問,17日,重慶市一中法院、江北法院聯合稅務、規劃、城市管理三個部門共同舉辦新聞發布會,通報法院網絡司法拍賣活動的工作開展情況,介紹司法拍賣的流程和注意事項,引導社會公眾關注、體驗司法拍賣全過程,從而提升競買意願,進一步提升資産處置效率,高效推動被執行人財産規範化、標準化變現。

  “執行財産變現是實現債權人利益的關鍵環節,是提升執行質效和執行公信力,優化營商環境,服務和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措施。網絡司法拍賣相較傳統司法拍賣,具有信息透明、參與廣泛、成本低廉等天然優勢。”重慶市一中法院執行局局長陶旭東&&。

  陶旭東介紹,網絡司法拍賣標的物展示、競拍全程、全面、全網絡公開,使得社會公眾信息更易獲取,參與更為便利。即使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VR直播、在線看房等新技術新方法的運用,也讓社會公眾能夠順利跨越時空阻礙。此外,網絡司法拍賣直接省去了委託拍賣環節,大大降低了拍賣中介服務成本、信息公開成本、參與競拍成本及拍賣過程中的場地費等實際支出,真正實行零佣金。

  為更好推動網絡司法拍賣工作,發布會上,江北法院執行局局長袁列彬針對群眾普遍關心的信息來源、網拍費用、交付進度、權屬變更等問題,專門給予提示提醒。

  信息來源:警惕“黑中介”

  法拍房因起拍價低、零拍賣佣金、不限購等特點在房産交易市場中受到消費者青睞。目前,一些不法分子為謀取高額收益鋌而走險,違規使用標識,打着“司法拍賣”的幌子,冒充“官方人員”,虛構所謂“獨家資源”,作出種種虛假承諾,簽訂“陰陽合同”,既侵害買受人合法權益,也嚴重損害司法權威。

  目前,法院發布司法拍賣信息的平台除了阿里拍賣和京東拍賣平台外,還有人民法院訴訟資産網、公拍網、中國拍賣行業協會網、工商銀行融e購、北京産權交易所,共計七大平台。對於通過其他競買渠道購買司法拍賣物品要謹慎,切勿因小失大。

  網拍費用:沒有“中間商”

  根據法律規定,買受人通過法院網絡司法拍賣平台進行競買不收取拍賣佣金;且除淘寶網、京東網、人民法院訴訟資産網、公拍網、中國拍賣行業協會網、工商銀行融e購、北京産權交易所等七個網站外,任何其他平台和網站都無權提供司法拍賣服務,人民法院也不會委託任何中介組織實施司法拍賣活動。

  司法實踐中,有不法分子利用各種手段迷惑和誤導競買人,按成交價5%-8%計收“中介費”、聯絡費、騰房費、金融服務費等,更有甚者推行並非銀行正規同名業務的“法拍貸”,誘導辦理經營貸、消費貸支付款項,增加競買人交易風險隱患。

  交付進度:清場交付為原則

  司法拍賣對於其他動産以及車輛等都是以實際提取交付為主要方式。法院對法拍房交付是堅持以清場交付為原則,不清場交付為例外,對具備條件的房屋一律要求清場交付並在公告中予以明示。在拍賣成交後,法院將及時張貼搬遷公告,責令被執行人或房屋佔有人在指定期限內自行搬離。

  在具體過程中,一些案外人和債務人報着僥倖的心態,賴在被執行的房屋拒不搬離。對此類拒不履行裁判文書、阻擾司法的行為,人民法院將予以堅決打擊。

  嚴格依法:堅決打擊虛假訴訟、妨礙執行行為

  在人民法院處置被執行人的財産過程中,一些被執行人為自身利益,夥同案外人採取虛構交易合同、虛構佔有佔用等方式,阻擾被執行人的財産進入司法拍賣程序。我院執行中發現有的案外人虛構房屋買賣合同、虛構房屋租賃合同,更有甚者虛構銀行流水,以期達到不當目的。對此,人民法院將予以堅決打擊、絕不姑息。

  權屬變更:持法院文書辦理過戶手續

  拍賣成交後,買受人交納的保證金可以充抵價款,同時應當在拍賣公告確定的期限內將剩餘價款交付人民法院指定賬戶。完成交付後,人民法院將製作相關文書解除對房屋、車輛抵押、查封等限制措施,同時買受人可持法院文書辦理過戶手續。其中,辦理拍賣物産權登記過程中需繳納的稅費種類、稅率、金額等,法院與稅務、規劃、房屋産權登記中心等部門協調配合,依照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承擔責任的,由相應主體承擔。

編輯: 王龍博
精彩圖片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8174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