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劃重點啦!今冬明春重慶將這樣防治自然災害

新聞發布會現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攝

  今(26)日,重慶召開2021年全市今冬明春自然災害防治工作新聞發布會。目前我市處於非汛期期間,災害防治部門正強化風險與隱患排查,夯實基礎設施和預警體系建設,為迎接明年汛期做好準備。

  預計今年冬季重慶主要河流出現較明顯洪水的可能性較小

  據介紹,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赤道中東太平洋發生了一次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異常,出現大範圍偏冷、且強度和持續時間達到一定條件的冷水現象。

  綜合分析拉尼娜及北極海冰、東亞冬季風和中高緯度大氣環流異常等因素的影響,預計今年冬季重慶氣溫總體較常年同期偏低,影響本地冷空氣活動頻繁。明年春季大部地區氣溫偏高、降水偏多,氣象乾旱不明顯。

  此外,根據歷史水文資料和當前大氣環流形勢分析,初步預計冬季(2021年12月—2022年2月)全市總體降水較常年總體偏少,主要河流出現較明顯洪水的可能性較小。春季(2022年3月—2022年5月)全市總體降水較常年略偏多,主要江河來水較常年同期總體平穩。

  儘管今冬明春全市無明顯旱情,但市水利局仍然採取多項措施,做好今冬明春旱災防禦工作。

  防治自然災害重慶從“查、建、救、宣、統”五個方面抓

  據介紹,對於自然災害防治工作而言,一年主要分兩季,汛期和非汛期。我市目前按照“冬春打基礎、汛期抓應急”的工作思路,着手冬春工作的部署推進。

  今年11月11日,市減災委印發了《關於做好今冬明春自然災害防治基礎保障工作的通知》,開啟新一輪工作部署。今冬明春全市災害防治重點工作從“查、建、救、宣、統”五個方面着手,統籌推進10項工作任務。

  在點面結合抓“兩查”方面,強化風險普查、隱患排查。統籌推進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在摸清底數的基礎上,開展風險評估和相應的風險區劃編制工作。同時,各行業根據既定的周期安排,組織開展隱患排查,更新&賬清單,逐點落實整改。

  在軟硬並進抓“兩建”方面,建好夯實基礎設施、預警體系建設。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是建好防禦工程,包括損毀工程的修復、病險水庫加固、地災隱患治理、森林防火、易澇點整治等項目。預警體系建設,一方面是加密監測站點硬體建設;另一方面,是在氣象部門發布普適性預警基礎上,着力推進行業、基層預警規範的細化落實,進一步完善全市預警工作機制。

  在平戰銜接抓“兩救”方面,充實救援力量、落實救災救助。救援方面,着力推進各級應急救援隊伍和裝備能力建設,加快各級各類應急預案修訂編制,並組織開展訓練演練。在救災方面,加快完成倒房重建任務,有序落實既定的冬春救助,保障人民群眾基本生活。

  在內外兼顧抓“兩宣”方面,認真抓好內部業務培訓、防災減災社會宣傳。在內部培訓方面,重點開展基層幹部、“四重”網格員、河長、護林員等基層幹部和一線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着力提升基層風險預警及避險的組織能力。在社會層面,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普及防災減災救災常識,增強群眾自救互救能力,營造防災減災群測群防、社會共治的良好氛圍。

  在督導並重抓“兩統”方面,“督”與“導”相結合,確保工作的落實。所謂的“督”,就是全面部署,細化明確具體任務,依託市安委會、市減災委明察暗訪的工作機制,加強過程的督導和管理。“導”就是在“下任務”的同時“教方法”,開展示範培訓,及時總結推廣好的經驗和做法;對責任落實不到位,工作推進不力的,加大曝光力度,嚴格督促整改,確保各項任務有序推進、按期完成。

  據悉,市減災委已印發工作通知,近期還將在全市四季度安全生産和自然災害防治工作大會上作進一步的部署和安排。我市將緊扣今冬明春5個方面、10項重點任務,市減災辦會同相關市級部門梳理明確了32項重點工程項目,對照清單“挂圖作戰”,一月一報、督導落實,並要求各區縣因地制宜梳理本轄區今冬明春的重點工作任務並抓好落實。通過市、區縣兩級的統籌督導,確保各項工作落實,為迎戰明年汛期做好準備。(邱小雅)

編輯: 朱俊潔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106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