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軌道裝備産業怎樣從零做到了百億級?

  重慶長客生産的地鐵車行駛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地鐵線上。(重慶長客供圖)

  核心提示

  來自市住房城鄉建委的消息稱,2004年重慶軌道交通2號線開通運營以來,重慶不僅成功編制了跨座式單軌設計、施工、運維等國家、行業標準,還實現軌道裝備産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大”“從大到強”的重大突破。在近年全市軌道交通建設提速發展的同時,軌道裝備産業發展同樣可圈可點。市經信委提供的數據顯示,當前,重慶已形成以跨座式單軌技術及裝備為核心的産業鏈,全市跨座式單軌交通系統裝備90%以上實現國産化配套,國內外多個城市都在研究或應用重慶的跨座式單軌交通系統,通過發展軌道交通,重慶軌道裝備製造從無到有,形成百億級産業。

  “準備就緒,出發!”10月20日,位於兩江新區的重慶中車長客軌道車輛有限公司,一台新下線的軌道車輛在試驗道路上成功完成行駛測試。

  與此前重慶長客生産製造的眾多軌道車輛不同,當天下線的車輛是全國首創雙流制軌道車,能夠在城市軌道和市域(郊)鐵路兩種不同線路上行駛,體現出“重慶造”軌道車輛的“硬實力”。

  在一週後的10月27日,重慶軌道交通産業再迎喜訊——國內軌道産業龍頭企業,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牽手重慶交通開投集團軌道産業投資公司,合資成立重慶中車時代電氣技術有限公司落戶渝北區,將在重慶建設綠色、智能、低碳的軌道交通供電系統。

  軌道技術領先,龍頭企業看好,這正是當前重慶軌道交通産業發展向好的寫照。

  有技術

  “重慶造”軌道技術行業領先

  “此次新下線的這&全國首列雙流制軌道車輛,將於明年在軌道5號線江津至跳蹬段投用,實現5號線全線一車直達,不必在中途換車。”重慶長客總經理馬國華説。

  體現“重慶造”軌道裝備技術行業領先的地方,還有不少——

  比如,在2014年上線的軌道3號線8輛編組列車,是當時全球首&8輛編組的跨座式單軌列車,它的上線運行緩解了3號線客流量大的問題。

  還有,目前正在軌道交通4號線、5號線、10號線、環線運營的As型列車,它具有爬坡能力強、轉彎半徑小、載客量大等特點,很適應山地城市的地形地貌。

  具備行業領先的技術優勢,讓重慶更容易吸引軌道産業龍頭企業,此次揭牌成立的重慶中車時代就是其中之一。

  “重慶在發展軌道交通産業方面,有着獨樹一幟的技術優勢。”重慶中車時代董事長龔彤説,重慶中車時代將推動智能運維、能量平衡裝置等新型高效清潔的供電系統技術在渝應用,探索融合集成、服務為一體的商業創新方式,參與全市軌道裝備産業集群建設。

  “重慶裝備製造業基礎較好,特別是在重慶長客帶動下,全市軌道交通行業由龍頭企業帶動關聯企業共同發展的格局已經形成。”市經信委裝備工業處處長張戈寧説,當前重慶積累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跨座式單軌系統建設和運維經驗,整體系統國産化率超過90%,形成了集設計諮詢、工程建設、車輛及系統設備供應、運營維護為一體的産業鏈。

  在業內專家看來,當前重慶軌道裝備産業發展具備自己的優勢——

  技術水平較高。重慶的軌道交通裝備産業覆蓋了産業鏈上、中、下游,涉及相關企業達40余家。比如,在標準制定和規劃設計領域,擁有單軌設計與系統設備監理技術的重慶軌道交通設計院和重慶單軌工程技術中心;在産品製造和專業服務領域,擁有重慶長客軌道車輛公司為龍頭的車輛産業集群企業;在工程總包領域,培養了重慶單軌公司、重慶機電工程公司、重慶建工集團等擁有總承包業績的8家大型企業集團;在産業配套領域,擁有重慶機電集團、重慶川儀集團、西南鋁集團等設備材料供應商10余家。

  産業鏈較為完整。目前重慶全面掌握了跨座式單軌梁橋、道岔、車輛等關鍵核心技術,車輛牽引、盤型制動、新型車載ATP、平移道岔等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完整的單軌技術標準體系,基本實現生産配套國産化。同時,國家軌道客車工程研究中心重慶單軌中心、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單軌分會均設在重慶,重慶的單軌具備研發、製造、施工、營運的集成總包能力,形成國際規模最大、結構最完整的跨座式單軌交通産業鏈。

  有銷路

  “走出去”推動重慶軌道産品“賣世界”

  不僅有國內龐大的軌道市場需求,隨着“一帶一路”建設推進實施,加上周邊國家軌道建設發展的內在需求,給重慶軌道交通産業帶來“走出去”機遇。

  同樣的軌道、同樣的車廂、同樣的技術標準……如今,韓國大邱市的軌道交通正採用與重慶軌道2號線類似的配置。

  原來,這是在2009年,重慶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和施工團隊前往韓國大邱,為當地單軌交通線提供了軌道梁模板、軌道梁生産系統控制、支座安裝控制等多項技術支撐。

  這是“重慶造”軌道裝備和技術跨出國門簽下的“第一單”。

  順勢而為,重慶軌道裝備産業正在不斷加快“走出去”步伐。

  截至目前,重慶先後參與印尼、巴西、泰國等國的軌道交通建設項目,包括完成印尼萬隆和日惹兩座城市的跨座式單軌交通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為巴西聖保羅軌道17號線提供跨座式單軌軌道梁産品,同時,哈薩克斯坦、土耳其、新加坡等國都與重慶接洽過單軌建設項目。

  “重慶軌道尤其是單軌交通的技術優勢,讓國外不少城市都看好其應用前景。”重慶軌道交通院士專家工作站站長沈曉陽説,國內外不少與重慶地形類似的山地城市,以及沿海城市、旅游城市等都適合建設單軌交通系統。

  他認為,重慶單軌列車具有中高運量、爬坡能力強、轉彎半徑小、運行噪音低、綜合造價省等優點,非常適合受地形等建設條件限制多、景觀和環境要求高、投資經濟合理性因素考慮多的城市進行運用。

  重慶交通開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方宇也認為,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沿線相關國家的基礎設施包括軌道交通合作建設將是重慶軌道産業的重點合作領域之一,尤其是單軌的高性價比亦適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展需求和經濟承受能力。受益於此,重慶軌道交通産業將迎來廣闊的國際市場應用前景。

  強鏈條

  “多管齊下”培育軌道裝備産業集群

  當前,重慶軌道交通産業的發展優勢和實力已經得到業界認可。

  在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單軌分會發布的中國單軌交通行業首份《中國單軌交通發展研究報告》稱,重慶已創立起完善的跨座式單軌交通相關國家標準規範,形成了國內全行業規模最大、結構最完整的跨座式單軌交通産業鏈。

  “然而,目前重慶軌道裝備産業仍存在‘短板’。”重慶交通大學教授杜子學認為,這些“短板”包括缺乏足夠多的龍頭企業,特別是缺乏軌道産業大型總包和集成企業,以及軌道裝備産業資源分散,産業鏈上下游企業普遍規模較小,且分佈在多個區縣,産業集聚效應不足等。

  為此市經信委&&,目前我市正在籌劃借鑒廣州、寧波等地的成熟做法,通過組建重慶市軌道交通裝備産業聯盟,以促進産業發展壯大和創新成果轉化為重點,培育壯大軌道交通産業集群,促進産業鏈上下游企業融合發展。

  同時根據現有産業基礎和配套産業集聚條件,重慶將依託兩江新區建設整車和關鍵零部件研發製造産業集聚區,依託璧山、江津建設材料和配套零部件産業集聚區,依託銅梁、永川建設軌道交通裝備維保産業集聚區等。

  按照今年9月市經信委發布的《重慶市裝備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在高端交通裝備産業領域,重慶將以軌道裝備為發展重點,完善軌道裝備産業體系,同時聚焦山地城市應用場景,依託重慶長客重點發展跨座式單軌、As型車輛、雙流制車輛等跨線跨網城際軌道交通車輛裝備。

  另外,重慶中車四方所、重慶齒輪箱、凱瑞傳動、長征重工等軌道裝備産業鏈企業將分頭進行項目攻關,加大對受電弓、轉向架、高效制動器和傳動齒輪箱等關鍵零部件研發力度,通過再引進一批龍頭企業在渝建設生産基地,以此培育形成完整的軌道裝備産業集群。

  ■産業規模化 ■園區集聚化 ■政策精準化 ■配套本地化

  重慶軌道裝備産業確定“四化”目標

  “形成産業規模化,園區集聚化,政策精準化,配套本地化,這是全市軌道裝備産業發展總體思路。”市經信委負責人説。

  為實現“四化”目標,我市將採取持續引進國內軌道裝備龍頭企業來渝合作,在永川、銅梁等裝備製造業基礎較好的區縣園區形成軌道裝備産業集聚,組織一批軌道線路建設示範項目,體現“重慶造”軌道裝備和技術特色,完善專項政策提升本地化配套等措施加以推進。

  今年4月,全市軌道交通裝備産業發展專題會提出,全市將起草一份軌道交通裝備産業整體性規劃,重點圍繞“重慶軌道裝備産業有哪些基礎和優勢,産業究竟能發展到什麼程度”等內容展開,規劃不僅涵蓋城市軌道線路,還涉及雲巴、有軌電車、市域快線等交通。目前,市經信委已委託專業機構正在編制“十四五”重慶軌道交通裝備産業規劃,制訂完善後隨即&&。

  記者 夏元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097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