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十年磨一劍終“玉汝於成” “重慶造”飛機棉飛上天

  國産民用大飛機用上“重慶造”飛機棉。今年6月,重慶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一封特殊的感謝信,字裏行間感謝科研人員在飛機棉材料研發中的突出貢獻。

  前天下午,記者在再升科技體驗中心陳列廳,看到了國産大飛機機艙用的飛機棉樣品——隔音隔熱玻璃纖維棉氈。

  “目前我們是國內唯一、全球第三家能批量生産該産品的企業。”重慶再升科技副總裁楊金明説,十年磨一劍總算是“玉汝於成”。

  數年攻關換了4條試驗線

  要弄清這個獲獎項目,可抓住名稱裏的三個關鍵詞——高性能、超細、關鍵。

  比如走向産業化的飛機棉,高性能重點在適航需要的防水、防潮、隔熱、隔音和輕量化。

  為此,科研人員要根據這些性能需求進行攻關,將直徑小於4微米的玻璃纖維與相關輔料精準搭配,用高科技手段“織”成需要的材料形態。

  “就像一碗重慶小面,需要什麼味道,就用相應的佐料配方。”楊金明打比方説,只是科研路上尋求精準配方,比起小面調味要艱難和複雜得多。

  為保障國産大飛機的飛機棉自主供應,將核心關鍵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再升科技在經過數年的研發準備和技術線路制定。

  “不斷調試、檢測、改線,試驗線都換了三條,一條就是幾千萬。”重慶再升科技技術負責人曾影告訴記者,經常為某一個點上的突破要重復上千次試驗。

  項目獲授權發明專利42項

  在持續數年的緊張攻關下,超細、輕質、柔性、隔熱隔音飛機棉,終於走出實驗室送上生産線。

  “專為節省空間和重量而設計。”楊金明告訴記者,産品通過特殊工藝再通過負壓集棉,以獨特先進的工藝處理後,隔音、隔熱和排水效果非常突出。除可用於航空航天,還能用於高鐵、船舶等領域。

  整個項目經過十年的磨礪,還取得多項突破:開發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成分配方的超細玻璃纖維棉、UPLA超高效玻璃纖維過濾紙;設計開發出的真空絕熱板芯材,面密度均勻性和導熱系數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楊金明説,該科研項目成果已獲授權發明專利42項,實用新型專利10項。2017-2019三年累計銷售收入達到31.4億,新增稅收2.37億,出口創匯7.8億元。

  “十年來,再升科技已經承擔了8項國家級項目。”楊金明説,公司已實現連續6年營收、利潤平均增速超50%。

  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 郭發祥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08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