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十四五”重慶將建18座垃圾焚燒發電廠

  10月25日,由重慶社會科學院承擔的《深化大城細管、大城眾管、大城智管,推進制度化建設研究》課題結題評審會在重慶舉行。重慶日報記者從結題評審會上獲悉,“十四五”時期我市城市管理領域基礎設施將更加完善,將建設18座垃圾焚燒發電廠、6座垃圾填埋場及1座垃圾綜合處置項目,加快建設以資源化利用為主的廚余垃圾處置設施,全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係統。

  在完善城市管理基礎設施方面,我市還將全力構建“量足、質優、服務好”的城市供水保障體係,至2025年主城都市區城市供水普及率達到100%,渝東北和渝東南城鎮群達到99%以上。公共民生福祉充分保障,城市公共廁所覆蓋范圍滿足規范要求,制定和實施分區差異化的停車管理政策,提高停車效率及服務水準。

  “十四五”時期,我市城市環境也會更加優美。例如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為抓手,提升市政設施和市容環境品質,加快推進城市道路、橋梁隧道容貌整治提升,完成內環快速路綜合整治;強化城市橋梁安全監測體係建設,實現38座跨江大橋安全監測全覆蓋;優化城市功能照明布局,打造動靜相宜的立體山水都市夜景;推動城鎮、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100%和80%以上。

  “十四五”時期,我市還將啟動新一輪城市綠地係統規劃,編制公園體係建設規劃,提升城區綠化公共生態空間連接度,形成完整的綠色生態空間;實施生態置綠、拆墻見綠、見縫插綠,提升邊角地、坡坎崖等市民身邊空間品質,全市每年新增城市綠地1500萬平方米以上,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2%,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3平方米,創建成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課題報告指出,重慶持續深入深化大城細管、大城眾管、大城智管,推進制度化建設,順應新型城鎮化加速發展新形勢,順應推進城市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提升新要求,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期盼的新期待,順應重慶全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豐富了城市運作管理實踐,提升了市民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構建了運轉順暢、充滿活力的城市綜合管理格局,完善了城市治理體係和治理水準,讓城市管理更加彰顯以人為本,理論與實踐價值均十分重大。(記者 郭曉靜)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7995431